痧
A+醫學百科 >> 痧 |
痧,病名。
①腹痛、吐瀉之因於感受穢濁不正之氣,或由暑熱之氣或飲食壅滯於中而觸發。名之曰痧,或名痧氣、痧脹。以夏秋季令較為多見。《痧脹玉衡》卷上:「痧症先吐瀉而心腹絞痛者,從穢氣痧發者多;先心腹絞痛而吐瀉者,從暑氣痧發者多;心胸昏悶,痰涎膠結,從傷暑伏熱痧發者多;遍身腫脹、疼痛難忍,四肢不舉,舌強不言,從寒氣冰伏過時,郁為火毒而發痧者多。」《急救痧症全書》卷:「痧者,厲氣也,入氣分則作腫作脹,入血分則為蓄為瘀,遇食積痰火則氣阻血滯。《痧症全書.論痧》:「古無痧字,……惟霍亂條下有不吐瀉而腹絞痛者,曰乾霍亂,亦名絞腸痧,緣南方體氣不實之人,偶觸糞土沙穢之氣,多腹痛悶亂,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訛字也。」由此可見,前人或有將霍亂賅括於痧病之內者。治宜內服平安散、散痧湯、武候行軍散等方;外治可用括痧法或刺法、推拿等。在飲食宜忌方面,前人有「最忌熱湯熱酒」之說。痧證分種,如熱痧、暑痧、溫痧、寒痧、陽痧、陰痧、絞腸痧等。參見有關各條及痧脹條。
②疹之通稱。《臨證指南醫案》邵新甫按:「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而如粟象;癮者,即疹之屬,腫而易癢。」
出自A+醫學百科 「痧」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97%A7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痧」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