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洞穴,英文名叫cave,cavern,或cavity。

研究洞穴起源、性質和洞穴生命的綜合性學科。國外有記載的最早洞穴探險被刻在青銅器上,記述兩千八百年前亞述古國國王帶領探測底格里斯河源洞。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洞穴探測,可追溯到戰國《周易》。三百五十年前《徐霞客遊記》細緻而真實地記述中國南方廣大喀斯特地形和350個洞穴,比西方同類著作早。現代洞穴學討論的重要問題有:①洞穴成因。格朗德提出統一喀斯特水面學說,卡策爾(F. Katzer)提出孤立喀斯特水流學說;②洞穴發育過程雙循環理論與多期性;③成洞動因與洞穴發育控制界面(基準面);④洞穴發育水動力環境與深部洞穴成因;⑤洞穴探測技術,包括示蹤、物探和遙感技術。近年在洞穴物理參數測定(熱焓等)、洞穴水流特性、洞穴發育動力與模式、洞穴形態學、洞穴年代學、洞穴沉積與古環境等領域有加快發展的趨勢。在洞穴應用方面,洞穴醫療研究開始受到重視現已利用洞穴恆溫、空氣潔淨和空氣弱電離的特點,治療氣管炎哮喘病風濕病高血壓病

根據國際洞穴學協會 ( IUS,即 International Union of Speleology) 的定義,洞穴是指人能進出的天然地下空間。洞穴是地球自然景觀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亦是一種獨特的自然資源,與人類的生產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而研究其形成、形態特徵、發展演化以及開發利 用的科學就是洞穴學,英語叫SPELEOLOGY。在我國,尤其在南方岩溶山區,洞穴的調查、探測、及其形成和開發利用研究有著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社會經濟價值。

1936年國洞穴學協會成立,標誌洞穴學的正式形成。此後進入迅速發展階段。1949年成立世界常設洞穴委員會。1953年在巴黎舉行第一屆國際洞穴學會議。1965年在盧布爾亞那舉行第四屆國際洞穴學會議,並成立國際洞穴學聯合會(ISU)。

洞穴是自然界的景觀之一,也是人類祖先最早的棲息之處。石灰岩地區的洞穴那些深邃的洞身、轟鳴的瀑布、巨大的廳堂以及...由於洞穴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各國科學家定期召開專題會議交流經驗。

關於「洞穴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