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治療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格式塔治療又稱完形療法,是現象主義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整合,它由弗里茲•佩爾斯等所開創。  

一、 基本理論

(一) 人性觀

完形理論以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為基礎,從整體的觀點來看待人格,即人的每一部分都與整體密切聯結。與強調過去經歷的精神分析不同,完形理論認為,了解個人目前所處的情境更重要。了解一個人現在如何表現,比注意他為什麼會如此做也許更重要。

格式塔治療的目的並不在分析,而在於逐漸整合當事人不時存在的內在衝突,讓他「重新擁有」自己曾經否定的部分。

(二) 此時此刻的現象觀

格式塔治療強調現在此時此刻的體驗才是最重要的,沉湎於過去實際上就是在逃避體驗現在。

格式塔治療的重點是「現在」和「如何」,幫助當事人為他們自己所體驗和所做的任何內容承擔責任,使他們依自己的期望而生活,真正成為他們自己。

(三) 未竟事務的情緒論

未竟事務是指當事人曾經被壓抑而未表達出來,但卻有鮮明記憶與想像的一些情感。格式塔治療就是要協助當事人突破困境,鼓勵他們通過體驗來整合原先曾極力排斥的自己的另一面,啟發其認清並接受自己是一個人怎樣的人,而不是只希望成為怎樣的人,那麼,就有改變的可能。

(四) 神經症人格論

反映神經症人格特質的五層皮分別如下:

1. 虛偽層:即以刻板的和不坦誠的方式對別人做出反應。

2. 恐懼層:害怕看到連自己也無法認可的一面,拒絕接受實際上的自我突然現身,以為別人會拒絕接受自己真正的一面,迴避因看到自身那些曾予以否認的方面而產生的情緒痛苦。

3. 僵滯層:即自我成熟處於停滯狀況,當事人自以為一無是處,無力自拔,無可救藥,常有死寂感。

4. 內發層:即由於長期形成的自我防衛,當事人觸及自己的內心的感覺已經麻木。

5. 外向爆發層:即當擺脫了偽裝,原來欺騙和虛偽的面具除去之後,當事人就可以釋放出因掩蓋自己的真實面目而被抑制的巨大能量,表現出十分痛苦和喜悅的爆髮狀態。  

二、 格式塔治療的程序與要點

(一)格式塔治療的歷程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可以稱之為發現。

第二個階段可以稱之為調適。

第三個階段可以稱之為同化。

(二)格式塔治療中常用的幾種技術,其要點如下:

1.首先通過講解和解釋,幫助當事人認識個人成長中「蛻皮」和消除「抗拒」的必要性。通常這些抗拒形式有:(1)內射;(2)投射;(3)反轉;(4)聚合;(5)轉向

2.空椅對話試驗:格式塔治療理論認為,心裡的內在衝突與人格的兩種相反的極性傾向的分離相關。採用「幻想式自我對話實驗」可以促進當事人對自己內在分離的兩種傾向的察覺,看到一直我們曾花大力氣對自己和對別人保持神秘的內容,最終促進人格的整合。

3.角色反轉訓練:格式塔治療理論認為,心理困惑者的某些症状正好是潛在衝動的倒轉表現。所以治療者可建議當事人用語言和非語言的形式,嘗試表演他們自己平時很少或從不表現出來的另一面。通過這種訓練使當事人與潛意識中那些被埋沒和拒絕的另一面進行接觸,從而實現人格的整合。

4.句型替換訓練:格式塔治療理論認為,一個人內在的人格特點常常投射在其習慣的語言表達的模式中。格式塔治療十分強調治療者要有瞬間捕捉當事人潛隱性語言的能力。

5.想像預演訓練:格式塔治療理論認為,人們常常在想像的世界裡預演自己在現實社會中所期望扮演的角色。體驗可怕的情緒反而會導致整合與成長。類似地還可以鼓勵當事人做誇張練習。

6.感覺留置訓練:即指在當事人想逃避不愉快的情緒和情境時,治療者鼓勵當事人儘力暫時保持和體驗這種不愉快的感覺,並藉機深入觸及這種想逃避的感覺。忍受和體驗這種痛苦可促使人對自己的察覺和引發新的成長。  

三、注意事項

(1)格式塔治療始終要注意調動當事人自己的主觀努力,有些當事人寧願放棄運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被動地利用別人來替代他們看和聽。

(2)各種實驗過程中當事人重演出痛苦的記憶,想像一次可怕的經歷,指導者應密切注意這種實驗對當事人是否過於危險或不夠引發察覺,並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及時的處理。

(3)訓練進程中應注意不斷更換一些話題,從而保持訓練的活力。訓練中如果當事人感到十分的不情願,他可以自動放棄或暫停,治療者不可強求。

關於「格式塔治療」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