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助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後天無助感是沃柯博士為了解釋受虐婦女不能主動終止暴力婚姻的原因而提出的。後天無助感這一詞最初來源於心理學家馬丁.沙利格文在60年代的一次試驗。

目錄

無助感的原因

個體把控制力缺失歸因於:(1)永久性而不是暫時性(2)自己內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因素(3)滲透到生活中多方面。易傾向於產生習得性無助。

無助感的診斷

患者形成了自我無能的策略,最終導致他們努力避免失敗。他們力求無法實現的目標,他們拖延作業,或只完成不費力氣的任務。他們沮喪,並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

無助感的鑒別診斷

無用感:常見於退休後的老年人和內源性抑鬱症患者。老年人的離退休症候群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異常反應,主要表現在情緒和行為方面。內源性抑鬱症患者常伴有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以消極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患者心境低落,與所處的境遇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狀態,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及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心境低落持續至少2周,在此期間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項: 1、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無愉快感。 2、精力明顯減退,持續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內疚感。 5、聯想困難,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想死,自殺行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欲不振體重減輕。 9、性慾減退

無能力感:常見於適應障礙,發病多在應激性事件發生後1~3個月內,患者的臨床症状變化較大,主要表現為以情緒和行為異常為主。適應障礙是因長期存在應激源或困難處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產生煩惱抑鬱情感障礙,以及適應不良行為(如退縮、不注意衛生、生活無規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礙(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並使社會功能受損的一種慢性心因性障礙

無羞慚感:常見於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病人。反社會型人格也稱精神病態或社會病態、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礙的各種類型中,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所最為重視的。 1835年,德國皮沙爾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這一診斷名稱。指出患者出現本能慾望、興趣嗜好、性情脾氣、道德修養方面的異常改變,但沒有智能、認識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礙,亦無妄想或幻覺。後來「悖德狂」的名稱逐漸被「反社會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狹義的人格障礙,即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患者形成了自我無能的策略,最終導致他們努力避免失敗。他們力求無法實現的目標,他們拖延作業,或只完成不費力氣的任務。他們沮喪,並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

無助感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重要的矯治策略是元認知、問題解決、示範、自我談話、自我控制、自我評價。

參看

關於「無助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