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診斷/顱腦CT正常表現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放射診斷學》 >> 計算斷層攝影 >> 顱腦CT診斷 >> 顱腦CT正常表現
放射診斷學

放射診斷學目錄

CT診斷主要依據是觀察組織密度差異。顱骨為最高密度白影,CT值可達+1000H。鼻竇與乳突氣房內含空氣為最低黑影,CT值為-1000H。充以腦脊液腦室、腦池為低密度,CT值為0-16H。腦皮質為薄層白帶狀影,髓質為深淺不等的灰影,皮質和髓質之間常有清楚的分界線,尾狀核密度較高,血管與腦實質密度相仿,松果體脈絡叢常發生鈣化而呈高密度影、CT值取決於鈣含量,約40-400H。

正常兩側腦實質密度對稱,不應出現一側高或低密度區。腦室和腦池在不同層面顯示,(圖7-6-8)。側腦室邊界清楚。輪廓整齊,形狀及大小對稱;透明隔與三腦室在較低層面中線上。蛛網膜下腔為薄層低密度帶,位於顱骨內板與腦皮質之間;半球縱裂顯示較高層面,為位於中線的低密度帶,外側裂池對稱位於兩側。鞍上池呈五角星形,在鞍上池前1/3可見視神經交叉四疊體池居後方,外形不整,四疊體突入池的前方。環池呈窄帶狀圍繞中腦周邊。後顱窩層面可見第四腦室位於中線,呈馬蹄形。可見小腦橋腦角池和枕大池。枕大池變異大,常誤認為異常。

鞍上池


圖7-6 鞍上池

1.大腦鐮 2.額葉 3.交叉池 4.視交叉5.腳間池 6.橋腦 7.四腦室 8.小 腦9.顳葉 10.蝶骨小翼 11.外側裂

增強檢查時血中含碘量增加,使血管和組織密度增加,腦血管可顯影。靜脈竇與腦室脈絡膜叢均因血中含碘量增強而使影像清楚。

32 顱腦CT檢查方法 | 顱腦CT異常表現 32
關於「放射診斷/顱腦CT正常表現」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