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主義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以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為研究重點的心理學方向。它主要用來區別於以人和動物的可觀測的行為為研究重點的行為主義方向。心理主義應當與唯心理觀有所區別。唯心理觀是一種現象學觀點。在當代西方心理學文獻中,心理主義主要用來說明認知心理學,而現象學則主要用來說明人本主義心理學。  

發展歷程

新心裡主義心理學

W.馮特開創的早期實驗心理學被認為是心理主義心理學,因為它是通過實驗內省法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的。這種心理學到了20世紀初期被美國興起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所取代,研究重點從內部心理過程轉到外部可觀測的行為上。50年代興起認知心理學,它反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研究重點又轉向內部心理過程,但不是簡單地返回到馮特的心理主義心理學上,而是在新理論、新方法、新水平上堅持了心理主義的方向。所以,認知心理學被稱之為新心理主義心理學。

新心理主義心理學也重視行為的研究,它與行為主義的不同之點在於:它不把行為的研究作為目的,而是作為手段,通過研究行為洞察內部心理過程的規律;不像行為主義那樣只研究刺激-反應的關係,不考慮內部心理過程。所以認知心理學從行為主義那裡借用了許多行為研究技術,以豐富自己的研究手段。  

心理主義社會學流派

把社會現象歸結為心理現象的思想,並非19世紀末社會學中的心理學思潮的新發明。自然法學派的霍布斯、洛克,法國的啟蒙學者,蘇格蘭學派的主將休謨、斯密,功利主義者邊沁、穆勒等無一不援引「人性」與「心理科學」為統一的社會學科學的基礎,事實上,他們中的許多人本身就是近代心理學的奠基者,由於他們的工作,社會學中心理主義的原子論與還原論早已形成為社會學的一個主要的傳統;即社會唯名論傳統。19世紀末的心裡主義思潮實為這一傳統的更大規模的發展。

另一方面,19世紀末心理主義在人類知識的許多領域大行其道,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當時的確存在著一種以心理學的解釋取代物理的與生物論的解釋的普遍傾向。這一傾向在19世紀90年代已看得清清楚楚,一大批作者聲稱「是社會的事物沒有不同時是心理的事物」。

在我們談論「心理主義」(Psychologism)這一概念時,應該區分兩種情況,一方面,心理主義意味著用各種心理變項解釋一切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一切認為社會學應該並且必須利用某種心理學,但不能滿足於心理學解釋的觀點;很顯然,不能把後者算入心理主義社會學派之列。

我們討論的心理主義依據薩基的歸納有以下幾點特徵:

(a) 心理主義思潮仍從屬於實證哲學的範疇。

(b) 心理主義與進化論的關係頗為複雜。

(c) 心理主義具有個人主義和唯名論的傾向,只有那些用個人的心理品質解釋社會事實,同時不考慮這些個體的相互作用問題的觀點才被認為是這裡所討論的心理主義。

(d) 關心無意識心理過程的傾向也是社會學中心理主義的特點。

關於「心理主義」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