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學/犬復孔絛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寄生蟲學》 >> 絛蟲 >> 犬復孔絛蟲
人體寄生蟲學

人體寄生蟲學目錄

犬復孔絛蟲[Dipylidium caninum(Linnaeus,1758)]是犬和貓的常見寄生蟲。偶可感染人體,引起復孔絛蟲病

形態和生活史

成蟲為小型絛蟲,長10~15cm,寬0.3~0.4cm,約有200個節片。頭節近似菱形,橫徑約0.4mm,具有4個吸盤和1個發達的,棒狀的,且可伸縮的頂突,其上有約60個玫瑰刺狀的小鉤,常排成4圈(1~7圈),小鉤數和圈數可因蟲齡和頂突受損傷程度不同而異。頸部細而短,近頸部的幼節較小,外形短而寬,往後節片漸大並接近方形,成節和孕節為長方形。每個節片都具有雌雄生殖器官各兩套。兩個生殖腔孔對稱地分別於節片近中部的兩側緣。成節有睾丸100~200個,各經輸出管、輸精管通入左右兩個貯精囊,開口於生殖腔。卵巢兩個,位於兩側生殖腔後內側,靠近排泄管,每個卵巢後方各有一個呈分葉狀的卵黃腺。孕節子宮呈網狀,內含若干個儲卵囊,每個儲卵囊含蟲卵2~40個(圖15-21)。蟲卵圓球形,直徑35~50µm,具兩層薄的卵殼,內含一個鉤蚴。

犬復孔絛蟲


圖15-21 犬復孔絛蟲

成蟲寄生於犬、貓的小腸內,其孕節單獨或數節相連地從鏈體脫落,常自動逸出宿主肛門或隨糞便排出,並沿地面蠕動。節片破裂後蟲卵散出,如被中間宿主蚤類的幼蟲食入,則在其腸內孵出六鉤蚴,然後鑽過腸壁,進入血腔內發育。約在感染後30天,當蚤幼蟲經蛹羽化為成蟲時發育成似囊尾蚴。隨著成蚤到終宿主犬、貓體表活動,該處31~36℃溫度有利於似囊尾蚴進一步成熟。一個蚤體內的似囊尾蚴可多達56個,受染的蚤的活動遲緩,甚至很快死亡。當終宿主犬、貓舔毛時吞食到病蚤,似囊尾蚴得以進入,然後在其小腸內釋出,經2~3周,發育為成蟲。人體感染常因與貓、犬接觸時誤食病蚤引起。犬櫛首蚤、貓櫛首蚤和致癢蚤是重要的中間宿主。

致病與診斷

人體感染後臨床表現主要與感染的數量有關。一般可無明顯症状,感染嚴重者尤其是兒童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適等,間或有腹痛腹瀉,甚至因有孕節自動從肛門逸出引起肛門瘙癢煩躁不安等。診斷主要依靠糞便檢查,發現蟲卵或孕節即可確診。

分布與防治

犬復孔絛蟲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地。犬和貓的感染率很高,狐和狼等也有感染;但人體復孔絛蟲病比較少見。全世界至今報導僅200例左右。患者多為6個月~3.5歲嬰兒,並有一家人同時受感染的報導。我國僅有數例報告,散在北京、遼寧、廣東、四川、山西、山東和福建等地,除山東的一例為44歲成人外,其餘均為9個月~2歲的嬰幼兒,這是因為兒童與犬、貓接觸機會較多。

防治原則同膜殼絛蟲、即注意治療患者,滅蚤和講究衛生。家庭飼養犬、貓的尤應注意定期給動物滅蚤和驅蟲,以防人體受感染。

32 多房棘球絛蟲 | 其它人體寄生絛蟲 32
關於「寄生蟲學/犬復孔絛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