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出神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agf.jpg

[解釋]把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傳到各個器官或外圍部分的神經。包括植物神經運動神經。植物神經分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主要支配心臟平滑肌、腺體及眼等效應器官,它們從中樞發出後,經神經節更換神經元,然後才到達效應器,因此有節前纖維和節後纖維之分。

傳出神經遞質和分類

按神經末梢分泌的遞質不同,將傳出神經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膽鹼能神經 包括全部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全部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運動神經;極少數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興奮時其末梢釋放乙醯膽鹼

二、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 興奮時其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

此外,在某些效應器尚存在多巴胺神經等。

傳出神經的受體和效應

傳出神經末梢主要釋放兩種遞質,因而按受這些遞質的受體也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膽鹼受體及效應

能選擇性地與乙醯膽鹼結合的受體稱膽鹼受體。由於其對藥物的反應不同又可分為:

(一)毒蕈鹼型膽鹼受體(簡稱M受體) 能選擇性與毒蕈鹼結合的受體。主要分布在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所支配的效應器官上。

(二)煙鹼型膽鹼受體(簡稱N受體) 能選擇性 與煙鹼結合的受體,可分為N1 受體N2 受體兩種亞型。N1受體主要分布在植物神經節神經元細胞膜上,當其被激動時,可引起神經節興奮,衝動沿節後纖維傳遞,可使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及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末梢釋放乙醯膽鹼,從而出現相應效應;N2受體主要分布在骨骼肌,當其激動時表現為骨骼肌收縮。

二、腎上腺素受體及效應

能選擇性地與去甲腎上腺素或腎上腺素結合的受體稱腎上腺素受體。

(一)a腎上腺素受體(簡稱a受體) 一般可分為a1及a2兩個亞型。

(二)β腎上腺素受體(簡稱β受體) 可分為β1、β2及β3三個亞型。β受體主要分布在交感神經纖維所支配的效應器細胞膜上。

(三)多巴胺受體(簡稱DA受體) 能選擇與DA結合的受體。

關於「傳出神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