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拉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名稱: 酷拉龍

拉丁文名: koolasuchus

Bkaxb.jpg

體長: 長五米,高約三十厘米

體重: 不詳

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白堊紀前期

生存地點: 南極地區

辨認要決: 頭上十字交叉的感知槽

種類: 兩棲類.迷齒類  

來歷

這種狀似蠑螈的肉食性兩棲類,在前白堊紀時期居住在南極地區。在極地森林生存良好,並和魚類及淡水螯蝦一樣逐水而居。它有寬扁的頭部以及無遮蓋的眼睛可環顧四方。它身長5米,高約30厘米。頭上十字交叉的感知槽,使它可察覺周遭水域的任何風吹草動。  

生物特點

就如同雷利諾龍頭蓋骨一樣,酷拉龍也是在靠近澳洲墨爾本的地方被發現(但酷拉龍化石所在地的岩石年代更早了5百萬到1千萬年)。雖然只發現了兩個巨大的下顎,但足以藉此判定其為一種稱為迷龍的兩棲動物。這種動物之所以會獲得迷龍這種稱號,是因為我們對它們的一切所知甚少(例如牙齒的琺琅質結構)。為了組合頭部的其他部分和身體,我們研究另一種稱為「siderops」 的迷龍。這是一種年代最近的迷龍,生存年在酷拉龍之前。

迷龍的頭顱顯示兩個有趣的特徵:

1) 牙齒不是單排的陳列,而是更像格子狀的布滿在口腔的上方,這意味著恐龍更能咬碎它的食物。而且,牙齒齒尖朝內,因此若獵物想爭札逃跑時,它們會被刺得更深。

2) 頭顱內的溝槽被認為是酷拉龍「側線」的證明。這是一種嵌在動物皮膚內的受器系統,可幫助兩棲類動物偵測水中的物理和電子干擾,進而鎖定獵物。許多現在的兩棲類動物都有這樣的系統。 關於酷拉龍進化出這種感官器官的原因,有一種說法認為酷拉龍居住在混濁的水裡,所以這種感官能力比視覺更有用。

酷拉龍不適合脫離水而生存,因為其肢翼跟身體比較起來顯得較脆弱。因此,酷拉龍可以很容易的獵捕水中的生物,可是其強壯的下顎和牙齒更意味著它可以獵捕大型獵物,例如小恐龍等等。同樣的,由於酷拉龍在陸地活動較為笨重,因此只能使用其絕佳的淡水掠食伎倆來獵捕大型獵物:從水裡將岸邊動物拉入水中,就像鱷魚使用的獵食法一樣。這就是我們呈現出來的酷拉龍捕捉小雷利諾龍的方法。

令人驚異的是,地球上其他地方的迷龍滅絕時間竟然更早了大約五千萬年,這些動物似乎被鱷魚取代了。低溫可能是使酷拉龍得以在極地長期存活的原因。今日的兩棲類動物比鱷魚更能適應低溫,所以在極地獨特的情況下酷拉龍仍然可以生存,鱷魚完全與之無法競爭(今日的鱷魚無法在水溫低於攝氏10度以下的地方生存)。因此酷拉龍的確是珍貴的遺迹。

關於「酷拉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