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效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運動後效(MAE)是指注視一個移動的視覺刺激並保持眼睛不動(幾十毫秒到幾分鐘不等),一段時間後將眼睛注視到靜止的物體上, 在大腦內產生的一種視覺錯覺現象。這時靜止物體看起來會朝著剛才注視物體運動的相反方向運動。這種運動後效現象被認為是神經性的運動適應造成的。

例一:如果一個人一直盯著瀑布看,幾分鐘以後,當他看周圍靜止的岩石的時候,就會發現眼中看到的岩石在向上移動。這種岩石向上運動的錯覺就是運動後效。這種運動後效還有個專門的名字叫瀑布效應

例二:一個人盯著旋轉的螺旋線的中心幾十秒種,然後看周圍的靜止物體的時候, 會發現這些物體開始以與螺旋線旋轉的相反方向扭曲。這種運動後效叫做螺旋後效

File:Illusion movie.ogg 這是個能夠產生運動後效的視頻,盯著圖形中心 20 秒左右,然後將眼睛轉向其他物體。

目錄

相關解釋

當運動的視覺信號持續的刺激編碼運動信息的神經元時,這些神經元的的反應會逐漸減小,這種現象叫做神經性適應。神經性適應也降低了這些神經元對於靜止視覺信號的自發放和本底發放水平[1] [2] [3]。一個關於視覺後效機理的理論認為,瀑布效應中靜止的岩石,就是大腦對各個方向運動編碼的本底參照。當注視瀑布一段時間以後,編碼運動信息的神經元由於神經性適應,它的的本底活動會減弱,當突然注視靜止的物體時,這種平衡的打破會讓人產生物體向上運動的感覺。

歷史

亞里士多德[4](大約公元前 350 年)描述過視後效應,但沒有指出視後效應的運動方向。最早對視後效應的清晰描述是Jan Evangelista Purkyně [5](1820)在觀看了一場閱兵式之後做出的。Robert Addams[6] (1834)在觀察國蘇格蘭的 Falls of Foyers 瀑布時發現了瀑布錯覺效應。根據 Verstraten(1996) 的說法[7],瀑布錯覺一詞是 Thompson[8](1888)創造的。

參見

參考文獻

  1. Barlow, H. B., & Hill, R. M. (1963). Evidence for a physiological explanation of the waterfall illusion. Nature, 200, 1345-1347.
  2. Srinivasan, M. V., & Dvorak, D. R. (1979). The waterfall illusion in an insect visual system. Vision Research, 19, 1435-1437.
  3. Glasser, D. M., Tsui, J. M., Pack, C. C., & Tadin, D. (2011). Perceptual and neural consequences of rapid motion adaptation. PNAS Plus, 108(45), E1080–E1088. doi: 10.1073/pnas.1101141108
  4. Aristotle (approx. 350 B.C.) Parva Naturalia.
  5. Purkinje JE (1820) Beiträge zur näheren Kenntniss des Schwindels aus heautognostischen Daten. Medicinische Jahrbücher des kaiserlich-königlichen österreichischen Staates, 6, 79–125.
  6. Addams, R. (1834). An account of a peculiar optical phenomenon seen after having looked at a moving body. London and Edinburgh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nd Journal of Science, 5, 373–374
  7. Verstraten, F. A. J. (1996). On the ancient history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motion aftereffect. Perception, 25, 1177-1188.
  8. Thompson, P. (1880). Optical illusions of motion. Brain, 3, 289-298.

相關自傳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關於「運動後效」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