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學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人格心理學中的定義:觀察學習是指人們僅僅通過觀察別人(榜樣)的行為就能學會某種行為,又稱替代學習、模仿學習

班杜拉認為,即人的一切社會學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通過對他人示範行為及其結果的觀察學習而得以形成的。不必直接做出行為,不避親身體驗強化,可提高學習效率。

班杜拉的實驗基礎:充氣娃娃實驗

(一)觀察學習的對象:榜樣

班杜拉認為凡是能夠成為學習者觀察學習的對象,就可以稱之為榜樣或示範者。榜樣不一定是活生生的人,他也可以是以符號形式存在的人(如影視中的人)或事物、動物等,班杜拉認為榜樣有三種形式:①活的榜樣。具體的活生生的人;②符號榜樣。指通過語言或影視圖象而呈現的榜樣;③誡例性榜樣。即以語言描繪或形象化方式表現某個帶有典型特點的榜樣,以告誡兒童學習或借鑒某個榜樣的行為方式。

(二)觀察學習的類型

班杜拉根據觀察者觀察學習的不同水平,把觀察學習劃分為三種類型:①直接的觀察學習,即學習者對示範行為簡單的模仿;②抽象性的觀察學習,學習者從示範者的行為中獲得一定的行為規則或原理;③創造性觀察學習,學習者從不同示範行為中抽取出不同的行為特點,並形成了一種新的行為方式。

(三)觀察學習的過程

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過程包括四個子過程:

1.注意過程

觀察學習起始於學習者對示範者行為的注意。如果學習者對示範行為的重要特徵不予注意,或不正確的知覺,就無法通過觀察進行學習。因此,注意過程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班杜拉認為,注意過程的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其中觀察者和示範者之間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個體交往的對象,不管是自己選擇的還是被迫的,都限定了他所能學到的行為類型。「昔孟母」之所以要「擇鄰處」就在於她擔心孟子模仿鄰居那些不好的行為模式。另外,榜樣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是影響學習者注意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示範行為的明確性和複雜性也是影響注意的因素之一。

2.保持過程

即用言語和形象兩種形式把所獲得的信息轉換成適當的表象保存起來。顯然,如果觀察者不能記住示範行為,觀察就失去了意義。觀察學習對示範行為的保持依存於兩個儲存系統:表象系統、言語編碼系統。表象系統把示範行為以表象的形式儲存在記憶中,這樣在以後的某些場合,即使客觀事物不存在,事物的表象仍可以被喚起。尤其對於表象系統已經與言語編碼系統建立了聯繫的學習者而言,只要聽到某一事物的言語信號刺激,就能喚起該事物的表象。言語編碼系統在觀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因為,一些示範行為的特徵轉換成言語編碼的形式,能更準確的保持和再現。對示範行為的保持,除了對示範行為進行編碼和認知上的組織外,對示範行為的複述將會提高保持的效果。觀察學習的最高水平就是通過先用符號對示範活動進行組織和複述,然後再把它付諸外部行動表現出來。

3.運動再現過程

把記憶中的表象轉換成行為,並根據反饋來調整行為以作出正確的反應。由於這一過程涉及運動再現的認知組織和根據信息反饋對行為的調整等一系列認知和行為的操作,班杜拉將這個過程又分解為:反應的認知組織、反應的啟動、反應的監察和依靠信息反饋對反應進行改進和調整等幾個環節。事實上,示範行為能否再現取決於學習者記憶中示範行為各部分是否完整以及學習者是否具備再現這些行為的技能,而學習者的監控和信息反饋能力則決定著示範行為的精確性。

4.動機過程

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學習者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還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班杜拉認為有三方面的因素影響著學習者再現示範行為:①他人對示範行為的評價;②學習者本人對自己再現行為能力的評估;③他人對示範者的評價。班杜拉把這三種對行為結果的評價分別稱之為:外部強化、自我強化和替代性強化。這三種強化都是制約示範行為再現的重要驅動力量。因此,班杜拉把它們看成是學習者再現示範行為的動機力量。

觀察學習是通過觀察榜樣的示範行為進行的,因而榜樣的條件會影響學習。班杜拉認為理想的榜樣應具備五個條件:①榜樣的示範要特點突出、生動鮮明,才能引起學習者的注意;②榜樣的示範要符合學習者的年齡特徵;③榜樣的行為對於學習者來講要具有可行性,即學習者能夠做得到,這是最基本的條件;④榜樣的行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相信榜樣做出某種行為是出自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具有另外的目的;⑤榜樣的行為要感人,使學習者產生心理上的共鳴,這時學習者才會表現出相類似的行為。

關於「觀察學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