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
A+醫學百科 >> 人格心理學 |
人格心理學為心理學的分支之一,可簡單定義為研究一個人所特有的行為模式的心理學。
「Personality」一般都會被譯作「性格」,心理學學界則把它譯為「人格」。「人格」不單包括性格,還包括信念、自我觀念等等。準確來說,「人格」是指一個人致的行為特徵的群集。人格的組成特徵因人而異,因此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致使每個人面對同一情況下都可能有不同反應。人格心理學家會研究人格的構成特徵及其形成,從而預計它對塑造人類行為和人生大事的影響。
目錄 |
理論
人格的形成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因而發展出不同的分析理論,包括心理精神分析論、社會認知論、人本主義及生物學派等。
精神分析論
根據心理動力學(en:Psychodynamics),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en:Sigmund Freud)指出人格可分成三個層次,即意識,前意識及潛意識,他並提出人格結構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來解釋以上三個層次。
社會認知論
社會認知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的提出者是心理學家班都拉(en:Albert Bandura),他指出人的行為不但受個人控制,亦受環境和外在社會因素影響,即「相互決定論」。他提出個人自我效能(en:Self-efficacy)的高低會影響他適應生活及克服障礙的能力,而根據社會學習理論 (en:Social Learning Theory),個人的觀察學習能力亦對性格形成和發展有所影響。
人本主義觀點
以馬斯洛(en:Abraham Maslow)為首的人本主義(en:Humanistic) 認為個人有五種天生的需求層次,而滿足這些需求的行為就是從學習得來的。人格受先天、後天學習、遺傳等各種因素互相影響。
生物學觀點
生物學派(Biological)認為人格的特質會透過遺傳影響子女,亦關乎腦袋的生理構造,並非只受個人經驗影響。心理學家艾辛克(en:Hans Eysenck) 認為人格可分為三大維度,即外向與內向(Extraversion-introversion)、神經過敏症傾向(Neuroricism)和精神症状傾向(Psychoticism)。
人格特徵論
人格特徵 (trait) 可解作特定的人格元素,用以描述一個人的感覺、思考及表現方式。人格特徵可從行為中推論出來,具有相當的統合性與持久性。從古至今,心理學家對於人格分類都有著不同的見解,而近期一些心理學家們就組織了一套廣泛被使用的人格大五模型 (「Big Five」 model)。此模型例出了五種普遍的人格特徵,包括外向性(extraversion)、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和善性(agreeableness)、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 ,和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人格大五模型 | 外向性 | 情緒穩定性 | 和善性 | 嚴謹自律性 | 開放性 | |
和人格大五模型有關的特定特徵 | 愛交朋友、親切 | 焦慮、感情脆弱 | 信任、溫厚的 | 自律、有組織的 | 豐富想像力、創意 |
這五大特徵都會受遺傳影響,也受不同文化影響從而提高個人適應能力。
測驗
人格特徵可以從人格心理測驗(personality test)中推斷出來。這種測驗是對個人行為樣本的一種客觀化和標準化的測量工具,可分為客觀(en:objective test)與主觀(en:projective test)兩大類。objective test會以特定的問卷形式進行,而近期較為普及的有「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MMPI) ,創立於1942年,並且在1989年發行修訂版(MMPI-2),以18歲或以上的成年人為對像。而projective test就以動力心理學為基礎,用抽象的方式去推測人的潛意識思想,例如Rorschach Inkblot test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兩者都被廣泛用於人格研究中。
關於「人格心理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