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電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表面電荷即在界面處存在的電荷。有很多過程可以使表面帶電,比如離子吸附、質子化或去質子化、表面的化學基團發生電離、外加電場。表面電荷會產生電場,使粒子之間有排斥或吸引的相互作用,這是很多膠體性質的成因。[1]

物體處於流體中一般都會帶上電荷。幾乎所有的流體都會含有離子,包括正離子(陽離子)和負離子(陰離子),離子與表面會有相互作用,導致有離子吸附到物體表面。

另外一個表面電荷的機制是,表面的化學基團發生電離。

目錄

表面電荷密度

主條目:電荷密度

表面電荷密度定義為電荷數目, q,與表面的面積, A,之比:[2]

\sigma=\frac{q}{A}

導體

根據高斯定律,處於靜電平衡下的導體,內部沒有電荷,只在導體表面有電荷分布,表面電荷密度為

σ = Eε0

其中,E為導體的電荷產生的電場,ε0真空介電常數。該關係只對無限大導體表面成立,或距導體無限小處成立。[3]

膠體

化合物 化學式 零電荷點
三氧化鎢 WO3 0.2-0.5[4]
碳化矽 (alpha) SiC 2-3.5[5]
二氧化錳 MnO2 4-5[4]
氮化矽 Si3N4 6-7[6]
一氧化二鉈 Tl2O 8[7]
氧化銅 CuO 9.5[5]
一氧化鎳 NiO 10-11[5]

浸於電解質溶液中的表面往往帶有電荷,常見的機制是離子吸附。[8] 帶電錶面附近會有反離子富集,形成所謂雙電層結構。[9]

表面的化學基團如果含氧原子或氮原子,在水溶液中可能發生質子化或去質子化,使表面帶上電荷,此時,表面帶電受溶液中pH值的影響。在某一pH值時,表面靜電荷為零,這一pH值叫做零電荷點(point of zero charge,PZC)。一些常見物質的零電荷點列於左邊表格中。

界面電勢

界面是兩相(比如固體和液體)的邊界。[1] 界面電勢就是界面上的電荷的電勢。比如蛋白質表面的一些胺基酸,比如谷氨酸在pH值大於4.1時會發生顯著電離,使蛋白質帶上電荷,因此會造成界面電勢。界面電勢可以解釋雙電層的形成,在動電現象研究中也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概念。下面簡要描述雙電層的理論。

亥姆霍茲模型

雙電層模型是赫爾曼·馮·亥姆霍茲最早引入的。亥姆霍茲模型假設,溶液中只有電解質電極附近沒有化學反應,離子與電極之間只有靜電相互作用,因為電極上帶有電荷。為了使界面呈電中性,要求電極表面附近,離子有特別的分布,形成一層電荷,中和電極表面上的電荷。離子與電極之間的距離,最小為離子的半徑加上離子的溶劑化球半徑。即亥姆霍茲模型等價於一平面電容器,兩平面之間電勢與二者間距呈線性關係

亥姆霍茲模型是描述帶電界面的基礎,有幾個重要因素沒有考慮:離子的擴散與混合、離子可能的吸附、溶劑偶極矩與電極之間的相互作用。 [10]

古依-恰普曼模型

古依-恰普曼理論描述了靜態表面電荷對錶面電勢的影響。[11] 古依認為,帶電錶面的界面電勢由表面上的電荷及溶液中等量的反離子來確定。[12] 反離子不是僅僅束縛在帶電錶面上,而是在表面附近呈一彌散的分布。反離子濃度,C,滿足如下關係:



C=C_0e^{-(\frac{\psi ze}{kT})}

Co為反離子在電勢為零處的濃度, z 為離子的離子價, e 為一個質子的電量, k 為 波耳茲曼常數, ψ 為表面附近溶液中的電勢分布。

古依-恰普曼理論缺陷在於,假設摩爾濃度與活度相等,並假設離子為點電荷。

表面電荷與表面電勢

表面電荷與表面電勢由格雷厄姆方程給出:[1]



\sigma=\sqrt{8C_0\epsilon\epsilon_0k_[[BT]]}\sinh\left(\frac{ze\psi_0}{2k_BT}\right) 其中,σ為表面電荷密度。

在高溫極限下,sinh(x) 可以展開成 sinh(x) = x + x3 / 3! + ... \approx xλD = (8C0εε0kBT) − 1 / 2 為德拜長度,於是,得 : \sigma=\frac{\epsilon\epsilon_0\psi_0}{\lambda_D}

施特恩模型

施特恩模型本質上是亥姆霍茲模型和古依-恰普曼模型的結合。施特恩模型里,離子有一定大小,不能無限靠近帶電錶面,間距至少為奈米量級。距離帶電錶面最近一層離子稱為施特恩層。離子分布受帶電錶面影響的最大距離處為滑動面,在滑動面以外,為本體溶液。滑動面處電勢叫做界達電位,它在物理上比表面電勢更有意義。[1]

應用

帶電錶面極其重要,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溶液中膠體要保持分散狀態完全依賴於膠體之間的排斥相互作用。[13]如果排斥力被減弱,比如加入鹽或高分子鏈,膠體粒子可能不會保持懸浮,會發生絮凝。[14]

動電現象

動電現象指雙電層造成的各種效應,一個突出的例子是電泳,懸浮在介質中的帶電粒子在外加電場驅動下運動。[15] 電泳廣泛用於生物化學中,根據分子的大小和電荷區分分子,比如蛋白質。其他例子包括電滲流、 沉降電勢流動電勢[1]

蛋白質

蛋白質是帶電的生物分子,帶電情況對溶液中pH值非常敏感。酶蛋白跨膜蛋白的活性依賴於帶電情況,蛋白質活性位點必須有合適的表面電荷,才能與具體基底結合。 [16]

粘合劑/塗料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Hans-Jurgen, Butt; Graf, Karlheinz; Kappl, Michael.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interfaces. Germany: Wiley-VCH. 2006: pp. 45, 55, 56, 76–82. ISBN 978-3-527-40629-6. 
  2. Weisstein 
  3. Nave, Carl R.. Gaussian surface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27 April 2011]. 
  4. 4.0 4.1 Marek Kosmulski,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surfaces", Marcel Dekker, 2001. Retrieved 30 May 2011
  5. 5.0 5.1 5.2 Lewis, JA (2000). 'Colloidal processing of ceram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vol. 83, no. 10, pp.2341-2359. Retrieved 30 May 2011
  6. Jolivet J.P., Metal oxide chemistry and synthesis. From solution to solid state,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0,ISBN 0-471-97056-5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original French text, De la solution à l'oxyde, InterEditions et CNRS Editions, Paris, 1994). Retrieved 30 May 2011
  7. Kosmulski M and Saneluta C (2004). 'Point of zero charge/isoelectric point of exotic oxides: Tl2O3',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vol. 280, no. 2, pp. 544-545. Retrieved 30 May 2011
  8. Origins of surface charge. Silver Colloids [27 April 2011]. 
  9. The electric double layer. Silver Colloids [27 April 2011]. 
  10.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27 April 2011]. 
  11. Ehrenstein, Gerald. Surface charge. 200 [30 May 2011]. 
  12. SMIRNOV, Gerald. Double bilayer [30 May 2011]. 
  13.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Brookhaven Instruments Ltd. [16 Apr. 2011]. 
  14. Hubbe, Martin. Flocculation of colloids or of fiber slurries.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16 Apr. 2011]. 
  15. Chapter 4: Electrophoresis - Introduction. Dr. William H. Heidcamp, Biology Department, Gustavus Adolphus College [30 May 2011]. 
  16. Escobar, Laura; Root, Michael J.; MacKinnon, Robert. Influence of protein surface charge on the bimolecular kinetics of a potassium channel peptide inhibitor. Biochemistry. July 1993, 32 (27): 6982–6987 [16 April 2011]. doi:10.1021/bi00078a024. PMID 7687466.  http://pubs.acs.org/doi/pdf/10.1021/bi00078a024

參考來源

關於「表面電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