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遊戲治療是指透過遊戲來協助小孩(一般是3歲至11歲)去表達他們的感受和困難,如恐懼、憎惡、孤獨、覺得失敗和自責等等,從而達到治療效果。事實上,遊戲是小朋友最自然的方式去表達自我,相對於成年人會透過「說話」來表達困難一樣[1]

遊戲治療主要是建基於心理分析學派的理論發展而成,指齣兒童主要是透過遊戲來將內在的焦慮外顯化,並透過與遊戲治療師的互動,從而增加對自我行為和情緒的認識,並促進個人發展,加強自我面對困難時的信心和能力。

愛思蓮(Virginia Axline)主張把人本主義的理論融入成為遊戲治療的基礎,並提出非導性遊戲治療non-directive play therapy)或稱兒童中心遊戲治療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

家庭治療亦發展出一套教導性的遊戲治療,教導家長去與自己的小朋友進行遊戲治療,稱為親子遊戲治療filial play therapy)。

目錄

基本原則

愛思蓮主張非導性遊戲治療應有八個基本原則來指導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上的與兒童的所有溝通:

1. 治療師必須與兒童建立溫暖、友善的氣氛,並儘快建立良好、和諧一致的關係。
2. 治療師要接受兒童就是他本身。
3. 治療師要在關係上提供寛容的感覺,好讓兒童能夠完全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 治療師必須警覺兒童所表達的情緒,並能作出回應,讓兒童更加明白他的行為。
5. 治療師要深信兒童有解決自己困難的能力,只要提供合適的機會。兒童有責任去做決定和改變。
6. 治療師要跟隨兒童的步伐,而非嘗試以任何形式指導兒童的行動或對話。
7. 治療師不用催促治療的過程,遊戲治療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8. 治療師只在兒童需要學習在關係上負上應有責任或面對現實環境的需要時才設下限制。

起源及發展

參考文獻

  1. Axline, V.M., (1969). Play therapy.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ISBN 0-345-30335-0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關於「遊戲治療」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