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肯野現象
A+醫學百科 >> 浦肯野現象 |
亦稱浦肯野效應。系指在不同的適應狀態下對有色光的視覺靈敏度不同的現象。在明適應時對紅色和橙色看起來較亮,而在暗適應時則對藍色光看起來較亮。從划出的光譜亮度曲線來看,明適應時的極值在該曲線的560毫微米左右,而暗適應時其極值則推移到510毫微米。這是因為明適應時視錐細胞起作用,而隨著逐漸暗適應變為視桿細胞起作用的緣故,這種現象是二元學說的有力證據。因此如果以純中心視只求中央窩的視覺靈敏度時,則看不到這種現象。暗適應時的相對光譜亮度曲線與作為桿體視物質的視紫紅質的光譜吸收曲線大體是一致的。在其它脊椎動物身上,也可以用視網膜的b波和視神經纖維的峰電位作為指標來證明浦肯野現象的存在。
具體說浦肯野現象就是當人們從錐體視覺向棒體視覺轉變時,人眼對光譜的最大感受性將向短波方向移動,因而,出現了明度不同的變化。
出自A+醫學百科 「浦肯野現象」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B5%A6%E8%82%AF%E9%87%8E%E7%8E%B0%E8%B1%A1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浦肯野現象」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