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系統化整體護理
醫學電子書 >> 《基礎護理學》 >> 護理程序與整體護理 >> 整體護理 >> 系統化整體護理 |
基礎護理學 |
|
系統化整體護理是責任制護理的深化與繼續。
(一)概念 系統化整體護理以病人為中心,護理程序為核心,並將護理程序系統的護理臨床業務及護理管理模式,按照護理程序的科學工作方式,為病人解決問題實施有效的整體護理。
(二)特點 護理哲理、護士職責與評價、標準護理計劃、病人教育計劃、各種護理表格書寫及護理質控等各個環節皆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環環相扣,整體協調一整,以確保護理服務水平的全面提高與維持。
(三)同責任制護理的聯繫與區別
聯繫:系統化整體護理保留了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核心的整體護理。摒棄了理想化的分工方法與不相適應的責任關係及護理管理。
區別:
1.工作方式不同 系統化整體護理要求病區中的每個護士、每班都分配病人,對當班護理的病人完全負責並解決問題。即24小時有人負責。
2.責任關係不同 系統化整體護理強調誰上班誰負責。
3.護士的職責不同 系統化整體護理護士職責是以護理為框架制定,與系統化整體護理協調一致。
4.派班方法不同,系統化整體護理是護士長每根據病人的情況及護士的能力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病人每天每班有人負責。
5.護理表格的設計不同,系統化整理護理的表格以護理程序為框架,包括:病人入院評估表,病人住院評估表,標準護理計劃,病人診斷/問題項目表,病人標準教育計劃,標準出院指導,護理記錄單。每一份表格都有自己的作用,互相聯繫,環環相扣,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6.護士工作的評價標準不同 系統化整體護理嚴格按護理程序思考和工作,考核和評價護士包括護士全面的專業行為。
7.護理記錄的格式不同 系統化整體護理用PIO記錄格式簡明的表達出護士為病人解決問題的程序。P=診斷/問題,I=措施,O=結果。
8.護理質量控制的標準和方法不同,系統化整體護理強調全程管理,應用結構、過程、結果之理論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注重質量的自我控制和逐級控制。
9.管理模式不同 系統化整體護理在管理上與護理臨床業務系統化與護理程序相一致。病區實行二級管理,每班設組長1個,做到每班層層監督、把關,通過不斷地評價、校正,使之達到高質量的護理。
系統化整體護理工作模式:
嚴格按護理程序工作是各級護士每日工作項目的行為準則:
1.臨床護士每日工作項目:
按A、B、C、D、E步驟進行:
A-- 看病人前
①看派班,了解今天負責哪幾個病人。
②有無合作夥伴,是哪些人。
③聽所管病人的交班報告。
④看醫生的病情記錄、化驗報告。
⑤看必須完成的護理工作和時間分配。
B-看病人
①目的地交談,自我介紹。
②對病人進行評估。
C-離開病室
①重新計劃今天必須完成的事以及時間安排。
②準備必要的護理操作用具(治療、護理、健康教育)。
D-再回到病人處
①告訴病人今天要為他完成的事及時間。
②按計劃執行治療、護理。
E-寫護理記錄 按PIO格式記錄
2.護士組長每日工作項目
(1)同臨床護士。
(2)檢查審核本班本組護士對「護理程序」的運作情況。
(3)核查本班本組護士是否正確執行醫囑。
(4)匯總本組每日班工作情況及病人病情,並向護士長及下一班護士進行書面,床邊交班。
3.護士長每日工作項目
(1)提前15-20分鐘上班,了解夜間病人動態。
(2)分配病人。
(3)主持交班。
(4)有計劃的跟班、指導工作。
(5)執行護士長每日重點工作,看望新入院病人。
(6)評價護士對危重、搶救病人實施護理程序的情況。
(7)在本班工作結束前,收集各組病人情況,同各組組長一起向下一班護士進行床邊交班。
解放軍南京軍區總醫院參照有關資料制訂「標準化護理程序表」,將各種疾病病人的護理過程以護理程序作為框架,制定標準表格,其結構有護理診斷/問題、預期目標、護理措施、評價等項目組成。用以指導臨床實踐及對病人的護理實行標準化管理。此表可操作性強,使各級各班護理人員有章可循,保持了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和一致性,減少了護士在班有限時間的書寫工作,將時間用於為病人直接服務上,既保證了護理質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複習思考題
1.護理程序的概念及理論基礎是什麼?
2.護理程序的步驟及內容有哪些?
3.護理資料的種類及收集方法有哪些?
4.護理診斷及其組成?
5.護理診斷與醫療診斷的區別是什麼?
6.書寫護理診斷應注意什麼問題?
7.何謂護理目標?建立護理目標應遵循哪些原則?
8.何謂護理措施?護理措施的特點與組成是什麼?
9.何謂護理評價?如何進行?
10.責任制護理的概念、特點是什麼?責任制護理與護理程序的關係有哪些?
11.系統化整體護理的概念、特點是什麼?同責任制護理有何聯繫與區別?
責任制護理 | 病區護理管理 |
關於「護理學/系統化整體護理」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