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母情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lys.jpg

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中文翻譯為「伊諦普斯情結」、「俄底浦斯情結」、「伊底庇斯情結」。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衝動力為核心的一種慾望。通俗地講是指男性的一種心理傾向,就是無論到什麼年紀,都總是服從和依戀母親,在心理上還沒有斷乳。所謂「情結「是指情感上的一種包袱(人稱mama boy).  

目錄

來源

戀母情結來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傳說底比斯國王拉伊俄斯受到神諭警告:如果他讓新生兒長大,他的王位與生命就會發生危險。於是他讓獵人把兒子帶走並殺死。但獵人動了惻隱之心,只將嬰兒丟棄。丟棄的嬰兒被一個農民發現並送給其主人養大。多年以後,拉伊俄斯去朝聖,路遇一個青年並發生爭執,他被青年殺死。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謎。被比斯人民推舉為王,並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後來底比斯發生瘟疫和飢荒,人們請教了神諭,才知道俄底浦斯殺父娶母的罪行。俄底浦斯挖了雙眼,離開底比斯,四處漂流。  

本質

戀母情結的本質是相似和互補。以男孩為例,他與父親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認同,使男孩以父親為榜樣,向父親學習,模仿父親,把父親的心理特點和品質吸納進來,成為自己的心理特徵的一部分。男孩與母親不同性,兩性可以互補,取長補短,相依為命,這就是戀愛或對象愛。於是,男孩與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可以用「戀母仿父」來概括。戀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進。父親愛母親,而男孩模仿父親,他就會越來越愛母親;母親愛父親,男孩為了獲得母親的歡心,必須讓自己越來越像父親。

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戀母情結的影響。可以說,後來的各種人際關係都是戀母情結的變形。我們把戀母情結及其變化進行編碼,3-6歲出現的戀母情結是第一戀母情結,進入青春期後出現了第二戀母情結第二戀母情結的對象不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兩位長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師、歷史上的名人或當紅的明星。相似作用表現為與一位替代父母認同,模仿他,學習他,崇拜他;互補作用表現為愛上一位年紀比自己大許多的異性,這種現象叫做「牛犢之戀」。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編造「身世幻想」,其特點是想像自己不是現在的父母所生,而是從小被領養的,「親生」父母比現在的父母要高貴得多。身世幻想與英雄神話關係密切。於是告別養父母,踏上尋找親生父母的征途,經過一番艱難險阻終於找到了親生父母。不難看出,身世幻想和英雄神話實際上是第二戀母情結的反映,只是親生父母被換成了養父母,而父母的替代者被換成了「親生」父母。擺脫父母,為自己尋找父母的替代者是青春期的普遍心理。這種心理如果過分強烈,就會被導致「非血統妄想」,既毫無根據地認定自己不是現在的父母所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戀母情結的對象漸漸年輕化,終於被同齡人所取代。此時,相似作用表現為與同性的同齡人形成友誼,互補作用表現為與同齡異性相愛。真正意義上的友情和愛情產生了。這就是第三戀母情結。為什麼戀母情結的對象會越來越年輕呢?這是因為,戀母情結的對象雖然來源於父母,但又不是現實的父母,而是父母的意象。心中的意象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老,因此,個體在長大,而父母意象不長大。相對於個人的年齡,父母意象越來越年輕,戀母情結的對象也越來越年輕。  

形式

第一戀母情結的相似作用表現為仿父和殺父兩種相反的形式,第三戀母情結的相似作用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合作,一種是對抗。開始的時候,合作和對抗分別指向不同的人,即與某些人合作而與另一些人對抗,把他人分為朋友和敵人,愛憎分明,美其名曰「忠誠」。互補作用也是如此,分為精神戀愛和性兩種形式。分別指向不同的異性,把女人分為女神和妓女,把男人分為君子和色狼。隨著人格的不斷成熟,許多人都能夠把敵和友統一起來,人際關係中既有合作又有對抗和競爭,同時也能夠把愛和性統一在同一個人身上。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一輩子也完成不了這種統一。

第三戀母情結有兩種特殊形式,分別稱為「安提戈涅情結」和「該隱情結」。安提戈涅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她深愛自己的哥哥波呂尼刻斯,哥哥死後,她不顧禁令埋葬了他的屍首,因此被活活地砌在陵墓中自殺而死。該隱是亞當和夏娃的兒子,因為嫉妒而殺死了自己的兄弟亞伯。兄妹亂倫的主題見於許多神話故事,如中國的伏羲和女媧、埃及的奧西里斯和伊西斯、希臘的宙斯和赫拉。據說,埃及和日本的王室為了維持血統的純潔而實行兄弟姐妹通婚。這種血緣婚姻是王室的特權,在民間是被禁止的。同胞相殘的主題也到處可見,除了希伯來的該隱和亞伯,還有中國的象和舜、埃及的塞特和奧西里斯。另外,宮廷政變也總是伴隨著同胞相殘。 等待自己結了婚有了孩子,父母意象就被孩子取代了,戀母仿父變成了「戀女仿子」,這就是第四戀母情結。戀女情結也稱「李爾王情結」。父親偏愛女兒,母親偏愛兒子,是普遍現象。「仿子」顛倒一下,變成了「子仿」,表現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以自己的標準教育子女,讓子女成為自己這樣的人或自己理想中的人。不難看出,第四戀母情結與第一戀母情結是相呼應的。兒子戀母仿父,而母親戀子,父親為兒子做示範,希望兒子模仿自己。

跟第一戀母情結一樣,第四戀母情結開始的時候,也是純潔無瑕的,到了後期便摻雜進了性和暴力的成份。此時,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面對亭亭玉立的女兒,做父親的將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而身強力壯的兒子不再對父親唯唯諾諾,父子之間經常會發生一些小摩擦。對母親來說,情況也是如此,女兒成了對手,兒子則成了誘惑。於是,第四戀母情結受到壓抑,進入第五戀母情結。

隨著第四戀母情結的退場,子女之外的年輕人取代了親生兒女。子女之外的年輕人範圍很廣,除了親生子女都行。有些老人鍾愛學生,有些老人喜歡認乾兒子,有些老人愛人家的孩子勝過自己的孩子。還有一些老人溺愛孫子,經常為了孫子而跟兒子鬧矛盾,也是第五戀母情結的表現,因為孫子也是「子女之外的年輕人」。  

影響

許多人否認戀母情結的存在,因為他們沒有發現自己有戀母情結。按弗洛伊德的說法,這是壓抑的結果,沒有發現不能作為不存在的依據。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雖然同意歐洲人有戀母情結,但不承認戀母情結的普遍性,原因是太平洋諸島上的原始人沒有戀母情結。這個結論是他在深入調查了原始人的生活以後得出的。他發現,在某些母系部落中,兒子從來不會與父親發生矛盾,他們永遠是好朋友,「殺父」的念頭決不會發生。同時,他還發現,男孩對舅舅卻是既敬又恨。顯然,馬林諾夫斯基誤解了戀母情結。戀母情結中的父母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父母,而是心理上的父母。如果一個小孩一出生就被人領養了,他的戀母情結不可能指向親生父母,只能指向養父母。在母系社會裡,父親是族外人,在家裡沒有任何地位,倒是舅舅在母親的家裡行使男主任的權力。家中的男主人就是心理上的父親。男孩戀母仿舅、親母疏舅或殺舅娶母,正是母系社會的戀母情結的表現。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進入父系社會的時間一定是非常早的。但是,母系社會的殘餘影響迄今為止仍然存在。例如,雖然舅舅是外姓人,但舅甥關係一般都比較密切,兄弟分家都要請舅舅來主持公道。中國人的戀母情結完全有可能表現為「戀母仿舅」。在「沉香救母」的神話中,沉香「抗舅救母」其實就是「殺舅娶母」的一種變形。由此可見,戀母情結是一種普遍現象。

有戀母情結的男性在和妻子的關係上往往不融洽,男性有戀母情結的,聽到妻子說母親的壞話,會達到無法忍受的程度,甚至自己也有種莫名其妙的罪惡感。為此,會常與妻子慪氣,夫妻關係的裂痕會越來越大,最後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一半原因是男性本身不好,一半是男性的母親不好,做母親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影響了兒子和妻子的關係。

有戀母情結的男性,很可能是一個沒有主見,缺乏進取精神的男性,因為這種男人非常害怕失去母親的愛,所以一直是窺測著母親的臉色,抑制自己的主張,專門為了討好母親的滿意而生活著的,由於過於依附母親,其思維方式和言談舉止都容易女性化。帶著這種生活態度進入社會,也是一個懦弱的人,沒有別人的指令,就不能行動,缺乏自主意識,精神容易慢性萎縮。

有戀母情結的男性,習慣於單方面獲得,不懂得自己應主動地去為他人服務。有一個小夥子,到醫院探望母親時不但沒給母親帶一點東西,反而竟把別人給母親帶去的點心和水果給吃光了,然後就倒在母親的病床上呼嚕呼嚕地睡起覺來。在他心裡,接受母親的愛就等於愛母親了。

要克服戀母情結,首先要改變對母親的態度,即不把母親作為依存和撒嬌的對象,而是作為被照顧的對象,不是讓母親聽自己訴苦,而是聽母親的訴苦;不是向母親要零花錢,而是高興地把自己的錢送給母親花。總是被別人體貼、寬容,就永遠長不大。

男子成年之後,如果有上述情緒和行為,都屬於戀母情結,在心理上應努力克服。

PS。網友點評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表現,發生了就不要可意的去改變什麼,最好的方法,找到母親告訴她,「我愛你」這樣心理沒有結了,不管怎樣,等到自己長大了些就會遇到真正吸引你的女孩,到時候你才知道什麼是愛,愛母親,和愛女友的感覺不一樣的,這樣戀母情結就解開了.

另一種解釋:戀母情結 —— 男性因從小母愛缺失(一般在童年或幼年)而形成的一種情結。有戀母情結的男子成年後,內心仍懷有對母性關愛的強烈需求和極度依戀。表現為瘋狂的追求很多異性,但並非出於真正的愛情,而僅僅出於對母性的渴望,並在得到異性後很快對這個異性失去興趣,隨即拋棄。但對於異性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止。而在他內心深處真正愛的人,卻是自己的母親或是記憶中一個與母親最相似的人。

關於「戀母情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