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分化
A+醫學百科 >> 性別分化 |
性別分化是指受精卵在性別決定的基礎上進行雌性或雄性性狀分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性別作為一種性狀,主要受遺傳物質的制約,但同時環境因素和激素等物質也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1.化學物質
後縊是一種海生無脊椎動物,雌性個體像顆豆子,有一個頂端分叉的長吻,體長6
㎝左右;雄性個體大小只有雌性的1/500,沒有消化器官,寄生在雌性個體的子宮里。
雌後縊成熟後,在海里產卵,卵孵化成幼蟲。這些幼蟲的性別為中性。如果落到海底生活,就發育成雌蟲;如果落到雌蟲的吻部,就發育為雄蟲。如果把落在吻部的幼蟲取下來,讓其在離開雌蟲的情況下繼續發育,就發育成中性,而且,性別分化的程度決定於幼蟲在吻部停留的時間長短。原因是雌蟲的吻上有一種類似激素的化學物質,可以影響幼蟲性別的分化。
2.營養條件
蜜蜂的受精卵(2n=32)可以發育為雌蜂(蜂王),也可以發育成不育的雌蜂(工蜂)。如果幼蟲在最初的兩三天以蜂王漿為食,其餘時間食粗飼料乳糜,則就發育成工蜂;如果在整個幼蟲期都以蜂王漿為食,則就發育為蜂王。在這裡,營養條件中的蜂王漿對蜜蜂的性發育起著重要作用。
3.溫度
研究表明,某些蛙類的蝌蚪在20℃下發育,雌雄比例大約為1:1。但在發育30℃下發育,則不管其性染色體組成是XX還是XY,都發育成雌性。密西西比鱷的受精卵在30℃和低於30℃的條件下,全為雌性;而在34℃和高於34℃的條件下孵化,則全為雄性。烏龜的受精卵在23℃~27℃之間孵化,全為雄性;在32℃~33℃之間孵化,全為雌性。這表明溫度對上述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的性別分化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溫度對這些動物的性激素的合成有著直接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溫只改變性別的表現型,而不改變其基因型。
出自A+醫學百科 「性別分化」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80%A7%E5%88%AB%E5%88%86%E5%8C%96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性別分化」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