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心理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研究個體和群體心理差異的起源和特徵的一個心理學分支。  

主要領域

差異心理學的主要領域為智力和個性。這些方面差異的測量已獲得大量具有相當科學和實際效益的描述性數據。差異心理學開闢了理解個體和群體心理的新途徑。其方法是,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對個體或群體的心理和行為進行比較分析。通過觀察到的心理和行為差異同已知伴隨環境的相關,能探查心理和行為發展中不同變數的相對作用。若想知道個體的反映為什麼不同於他人,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個體這樣來反應。  

學科發展

差異心理學的研究始於19世紀最後25年。英國心理學家高爾頓(Francis Galton)對個體差異的調查有突出貢獻。他設計了測量感覺運動和其他簡單能力的測驗,收集了不同環境下關於個體的各種數據,發展了數據分析的相應的統計技術。因受人類遺傳的興趣所驅使,在高爾頓多種多樣的研究中還包括有對傑出人物的家譜的詳細研究。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在測驗的發展中擴展了高爾頓的工作,並把這種方法結合到實驗心理學領域中。在法國心理學家比內和亨利的一篇《個體心理學》的論文中,對個體差異心理學的目標、範圍、方法做了第一次系統描述。1890年德國兒童心理學家施太倫出版了《論個體差異的心理學》,書中提供了特體差異的較完善的論述和概括的研究結果。該書在後來正式修訂時,它的副標題就是「差異心理學的方法學基礎」。隨後對個體和群體差異的研究與心理測驗、遺傳學、發展心理學、跨文化心理學的發展緊密相聯。所有這些對差異心理學的方法、數據和概念都有顯著的貢獻。

個體差異的研究不只限於人類,也包括對動物的研究。從對單細胞集體到類人猿行為的觀察,發現在學習、動機、情緒及其他特性方面有廣泛的差異。個體的差異源於遺傳和環境之間的複雜的交互作用。主要可用三種方法來研究遺傳和環境對心理和行為發展的影響:選擇育種、實驗控制和家庭相似性的統計研究。差異心理學的目的在於根據人的心理差異採取不同教育方式,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關於「差異心理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