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覺後效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動覺後效(kinesthetic after-effect),圖形後效在動覺方面的表現。是繼20世紀30年代J.J.吉布森報告了視覺圖形後效以後,由W.克勒和D.笛奈施泰因於40年代首先提出來的。
  動覺後效的測定,一般是以優勢手觸摸一個標準刺激,同時以非優勢手用觸摸覺在一個比較尺上估計標準刺激的寬度,然後以優熱手來回觸摸較標準刺激寬或窄的插入刺激1分鐘後,再用上述方法估計標準刺激的寬度。在觸摸插入刺激前後對標準刺激寬度的兩次估計之差即為動覺後效。早期的研究只用一種插入刺激,後來改為寬窄兩種插入刺激並用。無論插入刺激大於還是小於標準刺激,觸摸插入刺激以後對標準刺激寬度的估計都比觸摸插入刺激前增大者為擴大型,都減小者為縮小型。如果插入較寬刺激後對標準刺激的估計縮小,插入較窄刺激後增大者,為中間型。研究還發現,擴大型容易忍受感覺剝奪、不耐痛,多為內向者;縮小型不易忍受感覺剝奪、較耐痛,多為外向者。
  中國心理學家陳舒永等關於動覺後效的個體差異的研究表明:①擴大型和縮小型各佔17%,中間型佔66%。②縮小型較擴大型在針刺後,痛閾和耐痛閾都提高得較多,看來縮小型更適於接受針刺麻醉的手術。③在各種條件下測定的動覺後效的類型是穩定不變的。以上各點對於以動覺後效確定內外向和區分內外向的程度都提供了有利條件。
  參考書目
 A. Pefrie,Individuality in Pain and Sufferin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67.

關於「動覺後效」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