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搭橋術

(重定向自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是讓心臟搏出的血從主動脈經過所架的血管橋,流向因引起狹窄或梗阻的冠狀動脈遠端而到達缺血的心肌,從而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狀態。這種心肌血運的重建術,叫作冠狀動脈搭橋術。冠狀動脈搭橋術是取一段自身的正常血管(一般是大腿的靜脈),吻合在升主動脈和冠狀動脈狹窄病變遠端之間。這樣,主動脈的血液就可以通過移植血管(橋血管)順利到達冠狀動脈狹窄病變遠端,恢復缺血心肌的正常供血,達到解除心絞痛、改善生活質量、防止嚴重併發症的目的。

Exale.jpg

目錄

手術意義

  1. 通過改善心肌供血,減少心絞痛發作等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可以讓患者基本恢復既往的日常生活。
  2. 可以改善因心肌梗死導致心力衰竭。
  3. 預防猝死和增加生存機會。

適應病症

冠狀動脈搭橋術始於1964年,其方法是取自身的下肢靜脈或內乳動脈作為搭橋的材料。在體外循環下,使心臟停跳,並在主動脈與冠狀動脈病變的遠端之間搭橋。目前也有關於非體外循環搭橋術的發展,非體外循環的意思是說心臟無須停跳,可以直接手術,但是難度也較大。有學者認為,非停跳手術更加適合病人的生理情況,對於病人的預後更好。目前仍有爭執。其適應症是:

心絞痛

心絞痛的內科治療藥物非常多,一般而言效果都不錯。若經內科治療不易緩解,且經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冠狀動脈主幹或主要分支有70%以上狹窄,且其遠端通暢者。應該手術。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6小時以內行急診主動脈-冠狀動脈搭橋術,可改善梗塞區心肌血運,縮小壞死區。近來,這種手術的危險性已接近擇期手術

冠狀動脈嚴重狹窄

冠狀動脈三個主要分支(前降支、迴旋支、右冠狀動脈)有重度狹窄者(狹窄程度超過75%),不論證狀輕重,均應考慮手術。一般而言,冠脈嚴重狹窄的患者都有比較明顯的症状,可以發送心絞痛,也可發生心肌梗死,但也有部分患者不出現明顯症状,這部分患者也是需要治療的,因為一旦出現症状,可能是致命的,所以要在症状出現之前改變血管狹窄的生理情況。


實施方式

冠狀動脈搭橋術是用取自患者自身其它部位的動脈或靜脈作為「橋」,以連接冠狀動脈狹窄段的遠和近端的一種外科治療手段,即用血管搭橋的方式跨越狹窄的血管段,以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以往冠狀動脈搭橋術屬高難度手術,如今不少大型醫院均可以開展該項手術,亦是美國最常見的開胸手術。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冠狀動脈搭橋術並不是治療冠心病的唯一手段,其它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尚有生活方式的修正(如戒煙、運動、減肥和放鬆)、藥物治療和介入治療(如冠狀動脈成形術+支架置入)。另外,移植的血管(作為橋的血管)亦可出現粥樣硬化,故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的患者在以後的若干年中仍有可能需要再次接受該手術治療。


評價

CABG是治療重症冠心病的有效治療方法,其效果取決於存活心肌的多少、冠狀動脈血管條件的好壞及可再血管化的目標血管的數量。合理的手術設計、術中良好的心肌保護、靈活的並行體外循環的使用時手術成功的關鍵。

參看

參考文獻

關於「冠狀動脈搭橋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