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怒
A+醫學百科 >> 假怒 |
假怒 jiǎ nù,意為佯作發怒。
生理學術語
假怒,英文是sham rage,指哺乳動物如貓和猴,在實驗性條件下,下丘腦脫離大腦皮質等上位腦結構控制而單獨引起的一種類似於發怒時的身體和行為上的反應(也即「搏鬥或逃走」反應)。以貓為例,假怒反應包括脊背上拱,體毛豎起,張牙舞爪,甩尾擴瞳,怒叫出汗,血壓升高和心跳加速,等等;其中出汗、擴瞳、血壓升、心跳快等是植物神經交感興奮的特徵性反應。
研究上的證據主要來自美國生理學家P.巴德和瑞士生理學家W.赫斯。巴德發現,當在下丘腦以上水平切斷下丘腦與大腦皮質、丘腦之間的神經聯絡,實驗動物誇大地表現出類似於「怒」的整套反應;赫斯對下丘腦的有些部位施加電刺激,同樣引起上面描述過的交感神經興奮性的身體、行為反應。巴德對這些結果的總結是:下丘腦在不受大腦皮質控制的條件下,能夠獨立引起與「搏鬥或逃走」有關的全部反應;而假怒的出現是由於排除了大腦皮質對下丘腦的經常性抑制作用,從而使相關的反應誇張地表現了出來。
假怒與真怒有三方面的不同。其一,假怒缺乏真怒的那種認知和感受的基礎;其二,假怒對刺激極為敏感,任何微小刺激均可引起反應,刺激撤除則反應消失;其三,假怒沒有方向性,反應可以針對自己。
假怒現象證明了人和哺乳動物的植物神經性的亢奮反應作為憤怒、恐懼情緒的基本反應模式,其實是受大腦皮質下的下丘腦結構支配的,大腦皮質只是對這類反應起抑制性的控制作用。這樣就為科學地探索情緒的生理基礎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出自A+醫學百科 「假怒」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81%87%E6%80%92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假怒」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