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曲線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c3s.jpg

保持曲線 Retention curve

德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名叫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發表了他的實驗報告後:人們接觸到的信息在經過人的學習後,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複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 並且艾賓浩斯做了個著名的實驗。他選用了一些根本沒有意義的音節,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單詞來的眾多字母的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經過對自己的測試,得到了一些數據 :

然後,艾賓浩斯又根據了這些點描繪出了一條曲線,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遺忘規律的曲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圖中豎軸表示學習中記住的知識數量,橫軸表示時間(天數),曲線表示記憶量變化的規律。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並且先快後慢。觀察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複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周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周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

記憶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趨淡薄,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感受。但是到底在什麼條件下記憶才淡薄的呢?它有什麼規則可循呢?法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1850—1909)在1885年發表了他的實驗報告後,記憶就成為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最多領域之

艾賓浩斯有一個實驗結果繪成的圖表,就是有名的「艾賓浩斯曲線」。

他曾用三個希臘字母拼寫成「無意義」音節,以此作為記憶的對象,在心理學實驗中使用有意義的詞是不允許的,因為有意義的詞會引起不同聯想。他把那些「無意義」的音節,每8個分為一組,共分為8組,把自己作為被試者,測定完全記住所有音節需要多少時間,結果大約用了1000秒。過了20分鐘,把相同的內容再重複一遍時,縮短了約580秒,用百分比表示則稱省時率,即20分鐘後的省時率為58%,與此相反,遺忘率是42%……這條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後的短時間內遺忘得較快,以後逐漸慢下來,一個月後的後的省時率大約為20%。記億與遺忘既然有規律可循,我們就可以把握它,提高記憶效果,有效地同遺忘作鬥爭。許多人做了類似的實驗,其結果雖然有出入,但曲線的運動規則「八九不離十」。

實驗結果還表明,遺忘的進程不僅受時間因素制約,也受其他因素制約,如識記材料的意義、數量、序列位置,人們的學習程度以及生理、心理因素。

遵循規律是最容易成功的,如果能遵循遺忘曲線的規律來進行學習和複習,事半功倍的成就感將一直伴隨著你。

關於「保持曲線」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