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齒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aqv.jpg

二齒獸 (Dicynodont)

二齒獸意指「兩顆犬齒」) 與豬類似,是上顎有兩顆巨大獠牙的草食性獸孔目動物。出現在二疊紀晚期和三疊紀之間。

物種名稱 二齒獸

拉丁文名 Dicynodon

辨認要決 頭骨側下方有一個顳顬孔

簡介

古爬行動物。屬下孔類的二齒獸類。頸短,尾短,四肢粗壯有力。除上頜有巨牙一對外,口內無其他牙齒,故名。陸生,以植物為食。生存於二疊紀。種類很多。化石發現於非洲南部、歐洲及我國新疆等地。穴居,擅長挖洞,在沙漠地帶利用地下陰涼來躲避炎熱,地下洞穴處處連通,有效防止肉食獸進攻。

種類

D. bolorhinus

D. lacerticeps

D. leoniceps

D. leontops

D. lissops

D. osborni

D. plateceps

D. trautscholdi

D. whaitsi

二齒獸

cynodont

二齒獸亞目(Cynodontia)動物。獸孔目(Therapsida,參閱獸孔類〔therapsid〕條)的一類形似哺乳動物的爬蟲類,存在於晚二疊世至早侏羅世之間。在中國、南非、南美和北美(直至1989年才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發現)均曾發現過二齒獸化石。

二齒獸頭顱有許多特徵預示了其後出現的哺乳類頭顱。特別是它和哺乳類一樣都有一個次生頸齶,這樣它就可以同時咀嚼呼吸,有利於快速消化(大多數爬蟲類不咀嚼,而是大塊吞嚥,因此消化緩慢)。二齒獸可能具有與哺乳類相似的代謝率和大食量。它的牙分化較好,有齶骨及適於咀嚼的齶肌。雖然腦還不大,但頭顱的外觀幾乎和哺乳類一樣,預示其哺乳類後裔的腦子將增大。在其他方面,骨骼基本是爬蟲類的樣子(前後肢位於體側,而不是在軀幹下面),表示其姿勢和步態仍為爬行式。

按照某些分類系統,二齒獸亞目包括5個科——原犬鱷科(procynosuchidae)、Galesauridae科,三瘤齒科(Tritylodontidae),Chinioquodontidae科和Trithelodontidae科。最早的哺乳類可能是在中三疊世的某個時期由小型食肉的Chiniquodontidae科或Trithelodontide科動物進化而來。

關於「二齒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