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點乾燥法
A+醫學百科 >> 臨界點乾燥法 |
臨界點乾燥法(critical point drying)
為防止乾燥時由於水界面急劇移動而使樣品發生細微變形,在沒有氣體和液體界面的臨界狀態下除去樣品中液體的方法。由Anderson創造的。把用Kleinschmidt法展開的樣品裝置在鋪了支持膜的電鏡觀察用鋼網上,通過脫水操作,最後用乙醯胺置換,放入臨界點乾燥裝置(高壓密閉容器)中,注入液態二氧化碳,在31℃、72.8個大氣壓的臨界狀態下乾燥。
出自A+醫學百科 「臨界點乾燥法」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4%B8%B4%E7%95%8C%E7%82%B9%E5%B9%B2%E7%87%A5%E6%B3%95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臨界點乾燥法」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