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術團體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中醫藥學術團體(academic units of TCM),最早的中醫藥學術團體可追溯到16世紀明代新安醫學家徐春甫在北京發起組織的「一體堂宅仁醫會」。在徐春甫所著《醫學入門捷徑六書》中,有《一體堂宅仁醫會錄》一卷,其中詳細記載了辦會的宗旨、會款、會規及參會成員等內容。在會錄「序文」中稱:徐氏「集天下之醫客都下者,立成宅仁之會」,學會以切磋提高醫藥學術水平,講求醫德修養為宗旨,「窮探《內經》、四子之奧,深戒徇私謀利之弊」及「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會錄上記載了22項醫會條款、8個省區集於京都的46位名醫和參加百卷本《古今醫統大全》的編撰工作情況。從會錄「序文」所記的日期是明代隆慶二年(1568)和《古今醫統大全》已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編輯完畢可知,該會創辦時間必在1568年之前。

清末民初之際,正值西方醫學大規模傳入,為振興發展中醫藥,全國中醫藥學術團體在各地相繼建立。較有影響的如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周雪樵等在上海創建的醫學研究會、杜煒孫等在浙江紹興創立的紹興醫學講習社;1905年周雪樵等人又在上海創立中國醫學會;1906年李平書等在上海創立上海醫務總會;1907年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創立中國醫藥學會;1910年丁福保在上海創立中西醫學研究會;1911年在江蘇湖州成立湖州醫學會(該會於1927年後改名為吳興中醫學會);1919年在山西太原成立中醫改進研究會;1921年顏伯卿、葛吉卿等人在上海成立神州醫學會,同年在山東濟南成立醫學研究會(1928年改名為山東醫藥總會)、丁甘仁夏應堂等在上海創立上海中醫學會;1929年又在南京成立南京中醫公會;1936年徐愷、謝利恆等在上海發起創立中醫科學研究社,同年由謝全安、吳仲國等發起組織的重慶市國醫學術研究會等。當時,全國各類中醫藥學術團體約有100餘個,它們研習中醫學術、出版學術刊物。民國時期的中醫藥學術團體,還曾採取過全國統一行動以維護中醫權益,向國民政府請願抗爭。例如,1929年3月,為抗議國民黨政府中央衛生委員會委員余雲岫等提出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之障礙案」,全國15省132個中醫藥團體代表在上海集會,議決成立全國醫藥總會,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和溧陽、溧水、廈門、吳興、嘉興、武進、當塗等地相繼建立分會、支會。同時全國中醫藥業紛紛罷工停業抗議,該案被迫取消。

1949年以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支持下,於1979年5月在北京成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1985年改名中國中醫藥學會),首任會長崔月犁,辦有《中醫雜誌》、《中國中醫藥學報》、《中國中藥雜誌》等刊物。1981年在北京成立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1990年改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首任理事會會長季鍾朴,該會主辦有《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等學術期刊。1985年原屬中醫學會的針灸分會獨立為中國針灸學會,首任理事會會長魯之俊,該會主辦有《中國針灸》雜誌。上述3個學會均為全國性學術組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並有各省級的學術組織和專業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還辦有專業期刊。學會每年組織學術年會,還組織召開大型國際性學術會議,如世界傳統醫學大會、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和世界針灸聯合會學術大會等。

關於「中醫藥學術團體」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