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後滴流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定義

鼻後滴流症候群(PNDs)是指由於鼻咽喉部的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後和咽喉部,甚至誤吸入聲門或氣管,導致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症候群。由於PNDs涉及多種基礎疾病,無特異的臨床症状和體征,診斷標準複雜,有些患者不一定完全符合這些標準。相當比例的鼻部疾病引起的咳嗽並無鼻後滴漏感、鵝卵石樣征,因此有的學者直接採用鼻炎/鼻竇炎作為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而不用PNDs的術語。鼻炎/鼻竇炎作為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比較容易掌握,但沒有包含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鼻咽部疾病,如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體炎、鼻後腺體增生等。美國2006年版的咳嗽指南提出了一個新的診斷名詞「上氣道咳嗽症候群」(up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代替原有的「鼻後滴流症候群」,優點是涵蓋的範圍更大,但顯然使診斷更為複雜。

臨床表現

除了咳嗽、咳痰外,鼻後滴流症候群患者通常還主訴咽喉部滴流感、口咽黏液附著感、頻繁清喉、咽癢不適或鼻癢、鼻塞、流涕、打噴嚏等。需要注意的是,相當比例的鼻咽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並無鼻後滴漏症状。有時患者會主訴聲音嘶啞,講話也會誘發咳嗽,但其他原因的咳嗽本身也會有這一非特異性主訴。通常發病前有上呼吸道疾病(感冒)史。

引起PNDs的基礎疾病包括變應性鼻炎、非變應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感染後鼻炎、普通感冒和鼻竇炎等。伴有大量痰液的鼻後滴流症候群最常見病因是慢性鼻竇炎。血管舒縮性鼻炎的特徵是隨氣溫改變,鼻腔有時會產生大量稀薄水樣分泌物。

輔助檢查

X線或CT檢查發現慢性鼻竇炎徵象(粘膜增厚超過6mm、氣液平面、或竇腔模糊)提示PNDs系由慢性鼻竇炎引起的。CT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優於X線檢查,但不能作為常規檢查。鼻咽鏡檢查發現鼻竇口有膿性分泌物時提示鼻竇炎的診斷,另外還可觀察到有無鼻甲充血肥大、鼻後腺體增生及鼻後滴漏現象。

當咳嗽呈季節性或病史提示與特異性的變應原(例如花粉、塵蟎)接觸有關時,變應原試驗有助於診斷。懷疑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時,可行麴黴菌和其他真菌的皮膚試驗及特異性IgE檢測。

診斷

由於PNDs涉及多種基礎疾病,缺乏特徵性的臨床表現,其診斷主要是根據病史和相關檢查綜合判斷,因為我們難以通過病理,僅能依靠臨床症状證實鼻後滴流的存在。所以在建立診斷以前應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經過針對性治療後咳嗽緩解,這是確定PNDs診斷的重要依據。鼻後滴流症候群導致的咳嗽最好綜合多項標準,包括症状、體征、X線徵象,以及最後特異性治療的效果。診斷標準如下:

  1. 發作性或持續性咳嗽,白天咳嗽為主,入睡後較少因咳嗽而醒來。
  2. 鼻後滴漏和(或)咽喉壁黏液附著感,呈清嗓子樣咳,咳痰不暢
  3. 有鼻炎、鼻竇炎、慢性咽喉炎等病史
  4. 檢查發現咽喉壁有黏液附著、鵝卵石樣觀
  5. 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
  6. 經針對性治療,咳嗽緩解。

治療

依據導致PNDs的基礎疾病而定。

下列病因引起的PNDs首選第一代抗組織胺藥和減充血劑:

  1. 非變應性鼻炎
  2. 血管舒縮性鼻炎
  3. 全年性鼻炎
  4. 普通感冒

第一代抗組織胺劑代表藥物為馬來酸氯苯那敏,常用減充血劑為鹽酸偽麻黃鹼。大多數患者在初始治療後數天至兩周內產生療效。

各種抗組織胺藥對變應性鼻炎的治療均有效果,首選無鎮靜作用的第二代抗組織胺劑,常用藥物為氯雷他定阿司咪唑等。

鼻腔吸入糖皮質激素是變應性鼻炎首選藥物,通常為丙酸倍氯米松治療。色甘酸鈉吸入對變應性鼻炎也有良好的預防作用。改善環境、避免變應原刺激是控制變應性鼻炎的有效措施。變應原免疫治療可能有效,但起效時間較長。

抗菌藥物是治療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的主要藥物,效果欠佳或分泌物較多時可以聯合應用鼻腔吸入激素及減充血劑以減輕炎症。

對慢性鼻竇炎的治療,建議採用下列初始方案:應用對葛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有效的抗菌藥物3周;口服第一代抗組胺劑和減充血劑3周;鼻用減充血劑1周;鼻吸入糖皮質激素3個月。內科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行負壓引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術。

可適當採取輔助治療,主要是聯合祛痰劑、止咳藥、免疫增強劑、補充維生素A、D以及鈣、鋅等元素。

中醫中藥治療

中國大陸有較多關於中醫藥治療鼻後滴流症候群引起的慢性咳嗽,該症屬中醫「鼻淵」「咳嗽」範疇,可用針灸治療,選取適當穴位,磁場持久的刺激這些穴位,疏通經絡、調整陰陽,從而調整機體的免疫系統機能,進而改善鼻後滴流症候群的狀態。

中藥有蒼夷射干湯、宣通鼻咽湯等有一定療效。

參看

慢性咳嗽 變應性鼻炎

參考文獻

關於「鼻後滴流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