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地表鬆散物質被風吹揚或搬運的過程,以及地表受到風吹起顆粒的磨蝕作用。

其主要形態有:吹揚、跳躍、滾動、磨蝕和擦蝕。乾燥的土壤和地表上空相對穩定的風力是發生嚴重風蝕的主要條件。故風蝕主要發生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和遭受周期性乾旱的濕潤地區。風蝕強度取決於風的侵蝕力,土壤或岩石的抗蝕性以及地表的粗糙度。風的土壤搬運量大約與風速的平方成正比。一般情況下,表面越粗糙風蝕越輕,但極細微顆粒的光滑表面能夠經受相當高的風速而不被侵蝕。測量局部地塊風蝕量E的方程可表示為:E=f(I,e,k,L,N,),式中I為土壤抗蝕性,e為局部性風的條件因子,k為地表糙率,L為與一定風向相對的地面寬度,N為植物覆蓋度。研究表明,在距地表30厘米以上,風速急驟減小,風所挾帶的沙粒90%以上在地表30厘米的高度以內,故近地表範圍內的磨蝕與擦蝕作用最強烈。風蝕使土壤顆粒在空間上重新分布和分選,深刻地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由於岩石的性質、產狀多種多樣,風蝕結果造成雅丹地形:風蝕殘丘、風蝕柱、風蝕谷、風蝕窪地、風城、風蝕壁龕、風棱石、石蘑菇等。千姿百態的風蝕景觀,既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又可供遊覽觀光。增加植被覆蓋,減低風速,擴大地表覆蓋度,保蓄土壤水分,是防止風蝕的重要措施。

關於「風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