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 A+醫學百科 >>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元代朱丹溪氏經過臨床實際體會所提倡的一種論說。他所指的陰是精血,陽是指氣火,即由於精血虧損所產生的虛火。他認為精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不斷消耗,易損難復,故陰常不足。如不注意保養精血,嗜酒縱慾,傷戕過度,則陽氣易亢,虛火妄動,故陽常有餘。陰虛陽亢,則百病叢生。故主張保重精血以維持身體陰陽的相對平衡,這是他在臨床上偏重滋陰法的理論根據。
出自A+醫學百科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98%B3%E5%B8%B8%E6%9C%89%E4%BD%99%EF%BC%8C%E9%98%B4%E5%B8%B8%E4%B8%8D%E8%B6%B3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