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說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災變說(catastrophic hypothesis)

太陽系起源的學說之一,認為行星是某種偶發事件引起的劇變而形成的。第一個災變說是法國人G.L.L.布豐1745年提出的彗星說:認為一顆大彗星掠碰太陽使它自轉起來,而碰出的太陽物質在繞轉過程中形成了行星和衛星。它否定上帝創世,一度有相當影響。1900年,美國地質學家張伯倫提出了「星子說」(或稱「微星說」)。後來,他同美國天文學家摩耳頓合作,加以修改和發展。他們設想,以前有一顆恆星運行到離太陽只有幾百萬公里的地方,在太陽的正面和反面掀起兩股巨大的潮。從太陽噴出的物質逐漸匯合形成一個圍繞太陽的氣盤,然後凝聚成許多固態質點,再集聚成固態塊,稱為「星子」,最後它們聚合成行星和衛星。1916年,英國天文學家金斯提出了著名的「潮汐說」,他假定有一巨大的恆星接近太陽,在它的作用下太陽表面產生潮汐隆起物;正面的隆起物相當大,逐漸脫離太陽,形成一雪茄煙形的長條繞太陽旋轉,長條內氣體凝聚,進而集結成各個行星。這個學說被以後的理論計算所否定。金斯以後的災變說主要有:①傑弗里斯的「碰撞說」,認為另一顆恆星與太陽擦邊相碰,碰出的物質形成了行星系;②里特頓等人的「雙星說」,認為太陽是雙星的一個子星,這對雙星因受第三顆恆星作用,分出物質,形成行星系;③霍伊爾等人的「超新星說」,認為太陽的伴星是超新星,它爆發出的一部分物質被太陽俘獲。為了說明觀測到的事實,絕大多數災變說都要假設許多偶然因素,這是災變說的主要弱點。另外,它們都不能解釋太陽系角動量特殊分布的問題,事實上從太陽分出的熾熱物質容易擴散而不可能凝聚成行星。因此,這些學說都被否定了。提倡災變說的某些天文學家,後來也改而主張星雲說。

從19世紀70年代~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20多種災變說。其共同的特點是仰仗2顆或3顆恆星(其中有一顆是太陽 )的彼此接近或碰撞來解釋行星的起源。但是後來發現,它們至少有三大難題:①恆星間的接近或碰撞機率極小,難以說明有眾多日外行星系存在。②從恆星或太陽拉出的物質擴散的速度遠大於凝聚速度,不會形成行星。③計算表明,這種模式同樣迴避不了角動量的困難。因而20世紀50年代後逐漸走向衰落,有些學者還放棄了原有觀點支持新星雲說。當然也有些災變說也含有一些可取之處,如美國T.C.張伯倫和F.R.摩爾頓的災變說中有關行星由星子碰撞吸積方式形成的思想現已為多數新星雲說所承襲和發展。

關於「災變說」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