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理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活動理論的基本概念界定

(1)活動理論的「活動」內涵

「活動」一詞的英文形式為「activity」,源於拉丁文「act」,其基本含義「doing」,即「做」。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中都對「活動」做過很多的思考與論述。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活動」(poiein)這一概念,他認為活動分為理論、製作與實踐活動,他在《範疇篇》中論述了這一問題。西方有許多哲學家也在各自的理解上對活動進行了論述,都具有一定得發展。但他們只承認抽象、思辨的活動或是機械的理解「活動」,認為活動只是個人行為、日常交往等人類行為活動。中國哲學史上對此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國「活動」一詞在古漢語中並沒有確切定義,但「行」字可以說是與「活動」意義最接近的詞。中國哲學史上,「行」與「知」是分不開的,從朱熹的「論先後,當以致知為先;論輕重,當以力行為重」到王延相的「知行兼舉」等都可以看出中國哲學中「行」與「知」的關係。中國思想家也更認同與「知行合一」。

「活動」的概念在馬克思主義產生後,具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闡釋:人的活動是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活動」。毛澤東同志也在《實踐論》中把知與行的關係概括維「認識和實踐的關係」,並指出做「是主觀見主於客觀的東西」。

「活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形式,是人類與周圍客觀事物交流與改造的過程,是人類完成完成對客觀環境認識和需要的目的的過程。勞動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行為,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過程。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習就是學習者的勞動,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完成學習活動即是對認識需要的獲得與對外界環境的改變。所以在活動理論中對於教學範疇而言,「活動」即教與學過程中行為總和,是學生對知識認知與技能發展的總和。

(2)活動理論的界定

活動理論起源於康德與黑格爾的古典哲學,形成與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被維果斯基提出,成熟於前蘇聯心理學家列昂捷夫與魯利亞,是社會文化活動與社會歷史的研究成果。活動理論不是方法論。它是研究作為發展過程的不同形式人類實踐的哲學框架,同時包括相互聯繫的個體層面與社會層面,並指出人類與環境客體之間的關係由文化內涵、工具和符號中介聯繫著。

活動理論研究的代表人物Kuutti認為,「活動理論是一個研究作為發展過程的不同形式人類實踐的跨學科框架」,包括同時聯繫的個人和社會層面,以及製品的使用。Kuutti為活動理論的研究範圍作出了一定得界定,它包括了個人、社會及其聯繫,是個人在社會中的實踐過程。從Kuutti的觀點可以看出,活動理論關注的是實踐過程而非知識本身,是人們在發展過程中使用工具的本質、不同的環境作用、社會關係、活動目的與意義,最終達到對主體或客體進行改變的過程和結果。活動理論是人的實踐過程。

我國活動理論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實驗和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實驗。經過幾十年的探索,我國不少中小學在活動育人方面積累了不少的經驗。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教委正式將活動課程納入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活動及其認識發展中得到了應有的重視,活動理論的研究和時間逐漸形成高潮。

活動理論的內容

活動理論的哲學基礎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活動理論研究的基本內容是人類活動的過程,是人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以及社會群體與自然環境之間所從事的雙向交互的過程,是人類個體和群體的實踐過程與結果。人的意識與活動是辨證的統一體。也就是說,人的心理發展與人的外部活動是辨證統一的。

活動理論中分析的基本單位是活動。活動系統包含有三個核心成分(主體、客體和共同體)和3個次要成分(工具、規則和勞動分工)。次要成分又構成了核心成分之間的聯繫。它們之間的關係如圖所示。

Bkdc2.jpg

活動系統圖

①主體(Subject),在教學設計中,主題即為學生,是教學設計的執行者。活動理論中對主體的分析也就是學習者分析,應調查學習者具有的認知水平,情感、技能水平等特徵。對學習者分析有利於教學設計中給出合理的教學目標,組織更有效的教學活動等,是後繼工作的保障。

②客體,教學設計中,客體即教學目標,或學習目的,是主體通過一定的活動受到影響改變的東西。客體的分析與設計方向根據主體的情況因人而異,另一方面又要達到一定的要求,所以客體既具有主觀性,又具有客觀性。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目標分析與準確定位,也是教學順利有效進行的前提。

③共同體。在教學設計中,活動理論的共同體指除學習者自身外其他共同學習者。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等。這裡的共同體是指與學習者共同完成學習過程的參與者。共同體在整個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時為引導,有時為參與,在進行學習活動過程中,共同體不斷影響主體,為主體提供所需的資源或資助,所以活動有時個體,有時屬於共同體。

④工具。活動理論中的工具在教學設計中可以理解為教學環境,包含教學過程中使用的硬體與軟體的設計。活動理論認為人類活動是離不開工具的,學習也一樣。筆墨紙硯是古代學習必備工具,現代的教材、計算機等,這些是學習需要的硬體。而和諧的同學關係、愉悅的心情、良好的網路等都是軟體工具。良好的教學環境設計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

⑤規則。規則是用來協調主體與客體的,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一種制約、約定。比如,大多數情況下,學生要聽從老師的安排,老師與學生互動時,二者必需保持某種關係,參加角色扮演時,參與者必須遵守對角色的安排等。

⑥勞動分工。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成員在教學過程中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務。教師是教者,學生為學習者,教育技術人員做輔導人員。在活動理論中,完成活動過程是需要不同成員完成不同任務,以使活動可以正常進行下去,在教學中也一樣,雖然根據教學需要,有些角色某些時候會發生變化,但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否則教學將不能良性地進行下去。

活動理論的五個原則

活動理論有五大原則,包括以目標為導向、具有層級結構、內化和外化結合、具有工具中介和發展原則。

以目標為導向是指活動是指向目標的,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活動形式,什麼樣的活動過程,他的目標是一定得。列昂捷夫認為活動反映的是學習主體的需要,當學習者滿足了學習需要,目標也就達到了。在教學活動中,目標可以改變形式,但不能改變其性質,也就是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是確定的。活動理論具有層級的結構形式,列昂傑夫認為活動存在三個等級:活動、行動和操作。操作是在活動中的動作單位,具有較小的目標性,是比較低級的活動層次。行動則是在一系列操作下的活動單元,行動完成一個比操作更大的目標,更靠近一個活動。活動是最高層次的結構,活動的目標是固定的,行動用以完成活動。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對應的行動也是更加複雜的,但目標是相對於時間,地點與學習者,學習目標是不變的。內化和外化是指活動對人的影響的兩個方面。內化是將活動中的知識、技能、理論等內化到人的頭腦之中,是學習者對外在世界認識的改變。外化則是因內化而改變學習者行為,改變學習者行為方式的表現。在活動理論中,活動由內化轉向外化,由外化再影響內化的一個過程。外化與內化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活動理論需要工具中介的介入。活動理論使用大量的工具,有基於人類文化的,如符號、語言等,也有物理的活動工具,如機器、自然環境等。這些工具是活動理論的基礎。對於網路學習,網路教學平台也成為活動學習的基礎工具,以活動理論為指導,利用合適的網路平台必將成為網路教育的一個亮點。發展是活動理論的要求,是對學習者的基本意義。

活動理論中關鍵的一點是內在和外在是融合的、統一的。活動理論的內在在於理論本身的精神,是教學設計中靈魂所在,而其外在的表現形式,是活動形式設計的表現,網路發展、硬體技術的成熟,已使我們生活處處體現網路的優勢,新時代的教育已走向個性化、終身化方向延伸,讓活動理論的靈魂與網路的形式結合起來必將為教育帶來一陣清新春風。

關於「活動理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