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易經

  1. 中國儒家典籍,六經之一。原名《易》、《周易》,漢代人通稱為《易經》。古人向神靈卜問吉凶的方法,有龜卜和占筮。筮用蓍草,按一定法式推算出數目,求得某種卦象,依據卦辭、爻辭推測所問事情的後果。據《周禮.春官.宗伯》記載,上古時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連山易、歸藏易皆佚,僅《周易》存世。「易」字,一說為「簡易」之義;另一說為「變易」之義,意為以揲蓍數目之變,推求問事之變,藉以釋疑。「易」前「周」字,一說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說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變易法則。漢代人所說的《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傳是對經的解釋。《易經》則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而言。
  2. 清代醫家。字干長。湖北武昌人。康熙(1662-1722)年間遷居竹山。自幼博學,為人溫雅,善岐黃術。撰有《脈訣纂要》、《傷寒辨似》,今佚。
關於「易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