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動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成就動機(achivement motivation)是個體追求自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並使之達到完美狀態的動機,即一種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動成功為目標的動機。如:具有這種動機因素的學生﹐就能刻苦努力﹐戰勝學習中的種種困難和障礙﹐取得優良成績。

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情緒激發理論)

認為成就動機是人格中非常穩定的特質,個體記憶中存在著與成就相聯繫的愉快經驗,當情境能引起這些愉快經驗時,就能激發人的成就動機慾望。成就動機強的人對工作學習非常積極,善於控制自己盡量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充分利用時間,工作學習成績優異。

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期望價值理論)

認為動機水平依賴於3大因素:一是成功誘因值(Is),即對實現目標的價值判斷;二是在某任務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三是成就需要,即主體追求成功的動機強度(Ms)。這3個因素髮生綜合影響,其結果使個人接近與成就有關的目標傾向(Ts)。  

成就動機的基本特點

①人的活動總是指向一定的目標﹐總是力圖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的。

②在克服障礙和困難的過程中﹐成就動機使人正視所遇到的挫折和失敗﹐表現出極大的韌性和毅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③成就動機具有複雜的多級性﹐從幼兒到兒童﹑青少年﹑成人及至老年﹐出現許多不同情況。兒童幼小時﹐言語學習﹑生活自理﹑遊戲等是主要活動﹐他們的成就動機就表現在努力做好這些事情上﹔入學後的兒童其主要活動是學習﹐取得優良學習成績是他們成就動機的主要目標﹔到了青少年時期﹐成就動機逐漸複雜化﹐除了仍追求好的學習成績外﹐也追求文娛﹑體育﹑團體活動上的成功﹔至於成年人和老年人﹐他們追求的主要是在勞動﹑工作﹑學術等方面有所成就。

④人的成就動機是整個動機體系中的一種動機﹐它與求知﹑自我提高﹑創造以及讚譽﹑遵從﹑歸屬等動機交織在一起﹐相互滲透﹐相互作用。  

如何培養學生正確成就動機

培養學生正確的成就動機是教師﹑家長的責任。在這個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激發並幫助學生建立適當的成就動機﹐也就是使他們明確知識學習﹑體育鍛煉﹑品德修養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標。這些目標應該是他們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是明確具體的﹐而不是模糊抽象的。②學生在活動中遇到困難﹐一時達不到既定目標時﹐要幫助他們分析已有的進步﹐即肯定並讓學生明確他們已經取得的成就。這樣他們就能增強達到目標的信心和勇氣。③當學生在某種活動中獲得成功﹐他們往往感到滿足。這種滿足可以起自我強化的作用﹐使他們追求更高的成就﹐但由於他們水平所限﹐不一定能樹立恰當的目標﹔同時﹐這種滿足也可能使他們停止不前。所以﹐教師在讚揚他們已有成就的同時﹐要幫助他們樹立進一步追求的目標﹐乃至終生的奮鬥的目標,讓他們將成功的滿足感轉化為成長的動力,使其邁上更高的台階。

關於「成就動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