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時間
A+醫學百科 >> 心理時間 |
法國的柏格桑提出的空間時間和心理時間的概念。他把傳統的時間稱為空間時間,或客觀時間,這就是用空間的固定概念來說明時間。按照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依次延伸,發展,是表寬度和數量的概念。心理時間稱為主觀時間,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互相滲透,表強度和質量的概念:他認為人越是進入意識深處,空間時間越不適用,只有心理時間才有意義,在心理深處從來沒有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界線。
心理時間,主要指銀幕上人物的心理活動的心路歷程,即人物的所思、所想,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憧憬,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外化為形象的。但在影視中卻可以根據人的主觀需要,把人的各種心態外化為可見的形象。
心理時間也是一種表現人的意識流的意象化的時間,即心靈時間,或表現性時間流程。最有代表性的影片,是法國導演阿倫.雷乃拍攝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時間的體驗
甲、乙二人約定時間於某展覽館入門處相見,一同參觀展覽。甲按時到達;乙在路上遇上一位故友,寒暄了一陣,趕到約定地點時,遲到了半小時。
乙說:「遲到了一會兒。」甲說:「我等了老半天,腿都站酸了。『一會兒』,一會兒有多久?」乙說:「最多不到10分鐘。」甲說:「起碼1小時。」
客觀時間是半小時,乙估計「最多不到10分鐘」,甲估計「起碼1小時」。是甲有意誇大、乙有意縮小嗎?不。他們說的都是自己內心體驗的實話。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這就是時間知覺的特點:相對主觀性。
據說,有位青年去拜訪愛因斯坦,請求他簡單地闡述相對論。愛因斯坦想了一下說:「當你伸手向你的父親要錢時,10分鐘你會覺得太長;當你和女朋友攜手遊玩時,10個小時你會覺得太短。這就是相對。」可見,愛因斯坦也是把時間看做是相對的。
在同樣一段時間裡,人們為什麼會有長短不同的感覺呢?這首先是因為人們所從事的活動的內容影響著人們對時間的估計。在我們上面舉的事例中,甲腿都站酸了,乾等著,乙與故友久別重逢,寒暄說話。一個活動內容枯燥,一個活動內容熱烈有趣,難免造成時間知覺上的差異。其次,情緒和態度影響人對時間的估計也是明顯的,在上面的舉例中,愛因斯坦指出的就是這種因素。這正如人們常說的「歡樂恨時短」、「寂寞嫌時長」、「光陰似箭」、「度日如年」等話的含義一樣。總之,從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有許多因素影響人們對時間的知覺。但實際上,客觀時間並不會因為人們的主觀感覺而變快或變慢。然而人們卻可以運用心理學知識,掌握時間錯覺,利用時間錯覺,使某些實踐活動,產生特殊的心理效應。
與時間有關的幾點推論
(1)時間有質量:時間像一塊磚頭(或者一塊巨石)有重量。但它的質量只能作用於人的心理,現實生活中的稱量工具(桿秤、彈簧秤、磅秤、地磅、天平等)稱不出它的質量。一個普遍的規律是,時間(如從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時間)越長,它的質量就越大,對心理的壓力就越大。當時間的質量超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時候,人會發生一些特殊的言語和肢體變化,比如自言自語、抓耳撓腮,甚至發瘋。
(2)時間有彈性:現實的單位時間是恆定的(如手錶的一秒鐘),但心理的單位時間卻有彈性。根據個人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的差異,同樣的一秒鐘,每個個體的心理時間和現實時間有出入。比如,你心理感知的時間過去了10分鐘,但你的手錶卻已經過去了20分鐘,或者相反,僅僅只過去了1分鐘。
(3)影響時間彈性的因素:A、心理預期,即你希望時間變快或變慢的想法。大多數時候,心理預期與時間的實際變化相反。也就是說,當你有了希望時間變快的想法之後,時間卻往往會變慢。同時,心理預期越強烈,實際的變化就越大。即,你越希望時間變快,它就越是慢。B、心理狀態。一般來說(特殊狀態下的心理不在考慮之列),積極的心理狀態(如高興、快樂)會讓單位時間變快。反之則慢。C、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會讓單位時間變快,但也會使單位時間變慢。而散漫的注意力(比如無所事事)只會讓單位時間變慢。
(4)推論:時間質量的大小由時間的長短決定,時間越短,它的質量就越小,對心理的壓迫就輕;時間越長,它的質量就越大,對心理的壓迫就重。因此,要讓時間的質量變小,除了改變心理狀態,還可以嘗試將自己的注意力保持在適度的緊張狀態,比如做一做填字遊戲、聽音樂等。
關於愛和恨對時間的影響的分析
《三段論》是一首詩。現在看來,這首詩的三段論是站不住腳的。它最大的漏洞在於,將物理重量與心理重量混為一談,以高速狀態下的棒球會增加重量推斷出特快火車中的愛與恨會變重。實際的情況是,恨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它會使單位時間變慢,從而使時間變長,增加時間的質量,進而對心理造成壓迫,使旅途不堪重負。
可是愛呢?戀愛狀態中的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飛快。由此可見,愛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但是當相愛的兩個人分開以後,愛轉變為消極的心理狀態,讓單位時間變慢,這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原因。而單位時間變慢,會使時間變長,時間的質量變大,對心理的壓迫就越重,而心理狀態作用於生理狀態,所以就出現了「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後果。因此,他覺得,帶著愛或者恨獨自上路(比如坐火車)進行長途旅行,無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心理時間往往在機械化的動作中減緩甚至靜止,而客觀時間是依然在流逝的,所以機械化動作導致的時間變化並沒有辦法彌補,只能祈求少一點這樣的機械化動作。
機械心理時間跟波動心理時間是影響本體感受客觀時間變化的兩個因素,我猜想,當大腦陷入緩慢思考甚至靜止思考或者大幅度波動的時候,全身的神經都會因為大腦的異常活動而失去正常的頻率,或快,或慢,因為神經系統已經不再按照正常頻率活動,所以感應外界客觀時間也會變得過敏或者遲鈍。例如太關注客觀時間的流逝,頻率就會運轉過快,超過了客觀時間,從而在心理上覺得客觀時間過得太慢。同樣如果是感應遲鈍的話,客觀時間超過了本體的頻率,自然覺得時間很快。
其實覺得時間過得太慢的心理狀態比較好想像,大概就是如剛才所說的對客觀時間過度敏感,從而失去正常測算客觀時間的心理狀態。
但要想像那種覺得時間過得太快的心理狀態,彷彿就要複雜多了。
第一種,自身強制性需要使身體變得緩慢,企圖用身體的遲鈍換來時間的遲鈍,但時間不會因此改變,所以當強制性消失或暫時消失的時候,便發現時間跟心理預想的要慢,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自己覺得舒服或開心的時候,簡單舉個有趣的例子:跟一個絕色美人一起坐在火爐邊聊天——時間變快了,其實是身體刻意變慢了。
第二種,半完全或完全忽略了時間。例如不分日夜地工作而且工作本身的確具有必要性,那樣的話時間便會繼續以不受注意的形式運行下去。這種情況每個人都會出現——一個人總有他變得很忙的時候,例如工作學習,尤其是流線型的工作跟學習過程會讓人忽略隨機應變的思考能力變得機械化,因為流線型的工作必然具有其固定規律,即使是腦力耗費量很大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固定規律,例如圍棋也有它的定式,考試也有它計算書寫中的必然先後次序,這些已經是約定俗成沒有必要通過思考來達到偶然的創新。在這種前提下,大腦自然會發出指令讓思考緩慢或者靜止。
其實有些已經陷入思考緩慢的人都或多或少在機械過程中有過一些反思,這裡就要提到另外一個猜測:思考惰性。在長期的機械過程中曾經出現的一些反思過程會因為大腦太久沒有產生積極性而隨著本體大腦慣性而消失,這就是思考惰性。因為大腦不可能陷入全靜止狀態而會有一些短暫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多少會涉及自身機械性的反思,但這些反思會隨著惰性而消失。因為大腦也會同時判斷利益獲取與否,在同等前提底下,尤其是需要機械性行動的前提下大腦會自動判斷回復機械是最佳做法,那麼一些偶然的思考也只是顯示大腦沒有陷入停頓的一個信號而已。
等待到不需要機械活動的時候,大腦自然會回復正常思考狀態,而那時候就會意識到時間為什麼過得如此快了。
心理時間最近頻繁在我們的生活裡面出現,有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太快,有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太慢……無論如何,這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來來回回,起起伏伏。
關於「心理時間」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