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俄特依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勒俄特依》,中國彝族古代哲學著作。又名《勒俄石博》、《布此特依》,簡稱《勒俄》。體裁為押韻之五、七言詩。「勒俄」的直接意義為「歷史真象」,「特依」為「書」,全名意為「歷史真象之書」。成書年代及作者均不詳。彝文原著手抄本傳世頗多,長期流傳於四川大涼山和雲南小涼山地區。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流傳的《阿魯舉熱》,與《勒俄特依》內容大同小異,各具特色。1960年四川省民間文藝研究會初次將《勒俄特依》翻譯並編入《大涼山彝族民間長詩選》,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勒俄特依》全書共13篇,論述了宇宙的變化、萬物的形成、人類的起源、社會的變遷等,認為天地沒有形成之前,宇宙是無色、無光、無聲的混沌。「遠古的時候,天地沒有開。上面沒有天,下面沒有地,中間無雲雨,四周未形成。說黑既非黑,說亮亦非亮,昏暗多變化,變化實難測」。宇宙是一片沉寂和黑暗。但是,它認為混沌宇宙卻有「正面變、反面變」的正反矛盾運動。正反矛盾變化的結果,推動了宇宙萬物的發生和發展。首先,正反的矛盾運動,使混沌宇宙演變出了水,「混沌演出水是一」。水是萬事萬物的始基。水演變出有色、有光、有聲的世界和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這屬於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
  《勒俄特依》具有進化的觀點。它把生物看作是「雪」演化而來的。雪就是水,完全符合「水是一」的觀點。它認為「雪族」的子孫有12種。無血的有6種,即一草,二木,三杉樹,四水勁草,五鐵燈草,六藤子;有血的有6種,即一蛙,二蛇,三鷹,四熊,五猴,六人。它描述了一種處於猿猴與人之間的中介動物,並認為人類是由猿猴演變而來的。
  《勒俄特依》還反映了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的情況。它談到遠古的時候,從吾哲施南一代開始,生子就不知誰是父親,一直到第八代石爾俄特,仍然生子不知誰是父親,石爾俄特要去找父親。一位姑娘叫施色,她告訴石爾俄特,「娶妻配成偶,只要照此辦,生子即可見父親」。石爾俄特就與施色結婚,從此生的兒子,就知道誰是父親了。
  《勒俄特依》不僅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而且包含著樸素的歷史進化論因素。雖然這種唯物主義思想,沒有建立在對各門具體科學概括和總結的基礎之上,帶有自發、直觀的性質,但它在彝族哲學思想中,仍佔有重要的地位。

關於「勒俄特依」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