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蝕刻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冰凍蝕刻(freeze-etching)技術是在冰凍斷裂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更複雜的復型技術。如果將冰凍斷裂的樣品的溫度稍微升高,讓樣品中的冰在真空中升華,而在表面上浮雕出細胞膜超微結構。當大量的冰升華之後,對浮雕表面進行鉑-碳復型,並在腐蝕性溶液中除去生物材料, 復型經重蒸水多次清洗後,置於載網上作電鏡觀察。  

冰凍蝕刻原理

冰凍蝕刻(freeze-etching)亦稱冰凍斷裂(freeze-fracture)。標本置於-100˚C的乾冰或-196˚C的液氮中,進行冰凍。然後用冷刀驟然將標本斷開,升溫後,冰在真空條件下迅即升華,暴露出斷面結構,稱為蝕刻(etching)。蝕刻後,向斷面以45度角噴塗一層蒸汽鉑,再以90度角噴塗一層碳,加強反差和強度。然後用次氯酸鈉溶液消化樣品,把碳和鉑的膜剝下來,此膜即為復膜(replica)。復膜顯示出了標本蝕刻面的形態,在電鏡下得到的影像即代表標本中細胞斷裂面處的結構。

關於「冰凍蝕刻」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