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粉刺性乳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粉刺性乳癰 粉刺性乳癰,中醫病名。是一種以乳腺導管擴張、漿細胞浸潤為病變基礎的慢性非細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發病,常有乳頭凹陷或溢液,初起腫塊多位於乳暈部,化膿潰破後膿中夾有脂質樣物質,易反覆發作,形成瘺管,經久難愈,全身炎症反應較輕。相當於西醫漿細胞性乳腺炎。

是一種以乳腺導管擴張、漿細胞浸潤為病變基礎的慢性非細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發病,常有乳頭凹陷或溢液,初起腫塊多位於乳暈部,化膿潰破後膿中夾有脂質樣物質,易反覆發作,形成瘺管,經久難愈,全身炎症反應較輕。

病因病機

素有乳頭凹陷畸形,乳絡不暢。因情志抑鬱,肝氣失疏,氣血淤滯,經絡阻塞。聚結成塊,鬱蒸腐肉釀膿而成,潰後容易成瘺。若氣鬱化火,迫血妄行,可致乳頭溢血。

診斷依據

多見於青春期後任何年齡女性,且多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發病,病人多有先天性乳頭全部凹陷或線狀部分凹陷。多單側乳房發病,亦有雙側乳房先後發病,呈慢性經過,病情表現多樣,病程長達數月或數年。

(1)乳頭溢液:乳頭溢液是本病早期的一種表現。多表現為間歇性、自發性,並可持續時間較長。溢液性狀多為漿液性,也可為乳汁樣、膿血樣或血性。數量有多有少。輸乳孔多有粉刺樣物或油脂樣物分泌,並帶有臭味。

(2)乳頭腫塊:最為常見。往往起病突然,發病迅速。患者乳房局部疼痛不適,呈刺痛或鈍痛,並發現腫塊。腫塊多位於乳暈區,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腫塊大小不等,直徑大多小於3cm,個別可達10cm以上。腫塊形狀不規則,質地硬韌,邊界欠清,無包膜,常與皮膚黏連,但無胸壁固定,可移動。繼而腫塊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紅腫範圍可迅速擴大,若炎症得不到控制,則形成膿腫,可出現乳房皮膚水腫,呈橘皮樣病;或伴有患側腋下淋巴結腫大、壓痛。一般無全身發熱。也有些患者一直以乳房腫塊為主訴,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年,始終無明顯的紅腫表現。

(3)乳房部漏:膿腫自潰或切開後膿液中夾有粉渣樣物,並形成與乳頭相通的漏管,經久不愈,反覆發作。

病證鑒別

1.乳癰 粉刺性乳癰多見於40歲以上有先天性乳頭凹陷畸形者,乳暈深部出現腫塊,多反覆溢流棕黃色或血性液體。而乳癰見於初產婦且在產後一個月內,以乳房部(不在乳暈部)結塊,腫脹疼痛,繼則紅腫熱痛,潰流黃稠膿液為主症。

2.乳癌 粉刺性乳癰乳暈深部出現腫塊,邊界清楚,不光滑,腫塊向某一象限呈放射狀延伸,患部隱痛。而乳癌乳房部結塊,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邊界不清,生長迅速,病久腫塊潰爛,滲流膿血,污穢惡臭,疼痛日增,病情兇險。

3.乳核 乳核乳房部出現多為單發的圓形腫塊,質地較硬,表面光滑,邊界清楚,活動度好,不痛,終不化膿。

4.乳癆 乳癆乳房結塊如梅李,不痛,邊界不清,皮肉相連,腫塊潰後膿出清稀,夾有敗絮樣物,久不收口,易成竇道,多繼發於肺癆、瘰癧之後。

5.乳癖 乳癖多見於30~40歲婦女,乳房部出現大小形狀不一的腫塊,疼痛與月經周期有關。

6.乳衄(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

相關檢查

1.乳腺X線鉬靶攝片:在乳暈下區有均勻緻密腫塊陰影,邊緣不清,形態不規則,偶爾見片狀鈣化灶。

2.乳頭溢液塗片:在膿血性和乳汁樣溢液塗片中,可見到大量的白細胞、吞噬細胞、組織細胞、淋巴細胞及漿細胞,腺上皮細胞可因炎症而有形態上的改變。

3.乳腺腫塊細針穿刺抽吸細胞檢查:可發現多種細胞混雜,漿細胞較多見,還有其他炎性細胞。

4.B超:病灶處見不規則片狀低回聲,內見增強光點。如有多處低回聲可互相連通。

辯證論治

治療原則

本病以內治法為主,輔以外治法。乳頭溢液患者,宜尋找病因,適當對症處理。乳房腫塊尚未成膿時,促其消散。化膿成漏管者,可配合外治療法。

證治分類

1.肝經鬱熱證

主證:乳頭凹陷,乳暈部結塊紅腫疼痛;伴發熱,頭痛,大便乾結,尿黃;舌質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疏肝清熱,活血消腫。

代表方:柴胡清肝東加白花蛇舌草、山楂。

常用藥:川芎 、當歸、白芍 、生地黃、 柴胡 、黃芩 、山梔、 天花粉、 防風 、牛蒡子、 連翹 、甘草。

2.正虛邪滯證

主證:膿腫自潰或切開後久不收口,膿水淋漓,形成乳漏,時愈時發,局部有僵硬腫塊;舌質淡紅或紅,舌苔薄黃,脈弦。

治法:扶正托里。

方藥:托里消毒散加減。

常用藥:人蔘、 黃耆(鹽水拌炒)、 當歸、 川芎、 芍藥(炒)、 白朮、 茯苓、 金銀花、 白芷、甘草。

外治法

1.腫塊初起時用金黃散外敷。

2.成膿後切開引流,瘡口用八二丹藥捻引流,

3.形成漏管者,待急性炎症消退後,可根據情況選擇切開法、掛線法及棉墊法等

其他療法:

可做乳腺區段切除加乳頭矯形術。若病變範圍大,形成多個竇道者,可行皮下乳腺切除術等。

轉歸預後

本病病程較長,若病情較輕,早期診斷、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病情較重者,病程可長達數月或數年。

預防調護

1. 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2. 增加營養食物,忌食魚腥發物、辛辣刺激之品。

3. 積極治療其他部位的虛勞病變。

參看

關於「中醫外科學/粉刺性乳癰」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