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營氣第十六
在2015年3月3日 (二) 16:45由52166tangao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A+醫學百科 >> 靈樞/營氣第十六 |
黃帝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穀人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陽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路上,注大指間,與太陽合,上行抵碑,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碩內,注目內毗,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屆,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人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跑上,復從附註大指間,會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八項領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人脫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里,人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出自A+醫學百科 「靈樞/營氣第十六」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81%B5%E6%9E%A2/%E8%90%A5%E6%B0%94%E7%AC%AC%E5%8D%81%E5%85%AD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靈樞/營氣第十六」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