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第1行: | 第1行: | ||
- | '''王震''', | + | {{otheruses|subject=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other=同名人物|王震 (消歧义)}} |
- | [[ | + | {{Infobox_Politician_Basic |
+ | |name = <span style="font-size: larger;">王震</span> | ||
+ | |image name = Wangzhen1955.jpg | ||
+ | |width = 180 | ||
+ | |now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 ||
+ | |period = 1988年-1993年 | ||
+ | |now2 = [[中共中央党校]]校长 | ||
+ | |period2 = 1982年-1987年 | ||
+ | |now3 =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 ||
+ | |period3 = 1985年-1987年 | ||
+ | |now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 ||
+ | |period4 = 1975年-1980年 | ||
+ | |now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部长 | ||
+ | |period5 = 1956年-1964年 | ||
+ | |now6 =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 ||
+ | |period6 = 1954年-1957年 | ||
+ | |now7 = [[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第一书记 | ||
+ | |period7 = 1949年-1952年 | ||
+ | |Sex = 男 | ||
+ | |different name = | ||
+ | |party = {{CPC}} | ||
+ | |nationality = {{PRC}} | ||
+ | |date of birth = 1908年4月11日 | ||
+ | |place of birth = {{QING|湖南省}}[[浏阳县]] | ||
+ | |date of death = 1993年3月12日 | ||
+ | |place of death = {{CHN}}[[广东省]][[广州市]] | ||
+ | |spouse = [[王季青]] | ||
+ | |children = [[王兵 (王震之子)|王兵]]、[[王军 (企业家)|王军]]、[[王之 (王震之子)|王之]] | ||
+ | |relatives = | ||
+ | |educate = | ||
+ | |work = | ||
+ | |past = | ||
+ | }} | ||
+ | |||
+ | '''王震''' ({{bd|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 ,[[ 表字|字]]'''余开''',曾用名'''正林'''、'''建成''',湖南省浏阳县马跪桥村(今马战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前[[党和国 家 领导人|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 ||
+ | |||
+ | 王震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一师团政委、组建湘赣根据地,担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率部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兼政委,组织南泥湾开垦。随后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但未能立足,部队改为与新四军会师。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配合李先念部进行中原突围。此后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加指挥延安战役、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吕梁战役、汾孝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等,并占领陕西、青海、新疆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震长期主政新疆,并组建新疆 生 产建设兵团,后进行北大荒开垦,期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部长]]。文化大革命后期,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支持邓小 平 复出以及改革开放政策,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顾委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务 。 他也是邓小平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 ||
+ | |||
+ | == 生平 == | ||
+ | |||
+ | === 早年 === | ||
+ | |||
+ | 14岁时,王震因家中贫困到长沙成为工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 ||
+ | |||
+ |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粤汉铁路长岳段工会纠察队中队长、湘鄂赣边区赤卫队支队长兼政委,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一师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兼第八军代政委,随后与张云逸率领的红七军会合,参与领导湘赣根 据 地反围剿战役,配合红一方面军作战。1932年部队改编,王震担任红八军兼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在茶陵作战时负伤。 | ||
+ | |||
+ | 1933年,王震担任湘赣军区代司令员,参与开辟湘鄂川黔根据地;在出席中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王震因反对李德、博古的进攻方略,被派遣去苏联学习,经毛泽东挽留,继续回到湘赣地区,与任弼时继续与国军作战。1934年8月7日,王震与任弼时、萧克率部从津洞地区出发,开始西征。红六军团通过游击战术,从湖南转战广西,并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师,并整编红二军团、红六军团,王震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1935年,红二、六军团在陈家河与国民党军陈耀汉部交战,王震再度负伤。同年11月,部队决定长征。 | ||
+ | |||
+ | 1936年,在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并组成红二方面军,王震仍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随后部队北上,长征结束<ref>{{cite news|title=王震传|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4/11/content_7959684_6.htm|accessdate=2011-04-30|newspaper=新华网}}</ref>。 | ||
+ | |||
+ | [[File:1942nanniwan.jpg|thumb|left|200px|1942年,[[朱德]](右三)、贺龙(右四)在 王 震(右二)陪同下,视察南泥湾 | ||
+ | |||
+ | === 抗日战争 === | ||
+ | |||
+ | [[File:Wangzhen1944.jpg|thumb|right|300px|1944年11月,[[毛泽东]]与八路军南下支队团以上干部合影。前排右二为王震 抗日战争时期,红六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王震先后担任副旅长、旅长兼政委,转战晋绥、晋察冀、冀中地区,指挥或参加了三交镇战斗、收复晋西北七城之战、下薛孤村战斗、[[马兰]]庄战斗、广灵灵丘阻击战、邵 家 庄伏击战、齐会战斗、上下细腰涧战斗、作新庄战斗、陈庄战斗、百团大战等。其中,邵家庄㐲击战击 伤 日军独立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常冈宽 治 少将。在陈庄战斗中,日军独立第8混成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被八路军击成重伤<ref>[http://news.ifeng.com/history/minjianshuoshi/simakan/detail_2010_12/27/3715464_0.shtml 那些误传被击毙在中国战场的日军高级军官]</ref>。由于359旅战绩卓著,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分别授予359旅"模范党军""百战百胜的铁军"称号 <ref name="欧阳青">{{cite book |author=[[欧阳青]] |title=《大授衔:1955共和国将帅授衔档案 》|year=2011年 |publisher=长城出版社 |location=北京市西城区甘家口三里河路40号 |pages=359-362页|isbn=9787548300588 |language = zh-cn}}</ref> 。 | ||
+ | |||
+ | 1941年初 , 率部返回陕西休整,期间屯垦南泥湾,舒缓当时的粮草不足问题,被中共作为自给自足的成功经验加以宣传。王震被毛泽东题词" 有 创造精神",被边区选为劳动英雄,第359旅被西北局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 <ref name="欧阳青"/> 。1942年,兼任中共延安地委书记、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 | ||
+ | |||
+ | 1944年10月,日军在“一号作战”中击溃中国政府军,于是王震受命率359旅主力组成“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第1游击支队”(八路军南下支队),进军湘粤赣。1945年1月与李先念的新四军第5师会师,之后再次南下并渡江成功,抵达湖南平江、浏阳地区,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1945年6月,部队继续向南挺进,到达湖南中部地区时日军投降,使得蒋介石得以调集薛岳部队围攻此路孤军。王震前进至广东南雄地区后,原计划与东江纵队汇合的方案被打破,不得北返与新四军第5师、王树声的河南军区部队会合,他兼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ref name=ok>{{cite news|title=胡子猛将王震|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4/11/content_7959765.htm|accessdate=2011-04-30|newspaper=新华网}}</ref>。 | ||
+ | |||
+ | === 国共内战 === | ||
+ | |||
+ |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王震与李先念率领一部中原军区部队向陕南突围,即中原突围,部队在豫陕交界处遭遇胡宗南、刘峙的十个整装师包围,此后历经数次突围,1946年9月359旅返回陕北,此次南下支队行程长达两万余里,被毛泽东称为"第二次长征" <ref name="欧阳青"/> 。随后,王震前往吕梁地区休整,担任晋绥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6年年底,配合陈赓发动吕梁战役、汾孝战役。1947年3月,率部西渡黄河,参与保卫延安的战争。 | ||
+ | |||
+ | 王震此后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延安战役和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沙家店战役等。1947年12月,援助徐向前的运城战役。1948年,参与宜川战役、澄合战役、荔北战役、西北冬季战役。在宜川瓦子街战斗中,二纵由南向北担任主攻之一,歼灭国军刘戡部两万余人。随后的围攻洛川战役中,王震突发[[胃出血]]而未能参战<ref>{{cite book |author=[[王树增]] |title= 《 解放战争(上)》|year=2009年 |publisher=[[ 人民文学出版社]] |location=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pages=|isbn=978702007358-0 |language = zh-cn}}</ref>。冬季攻势永丰镇战斗中,王震直接指挥二纵歼灭国军一万余人,俘虏国军76军军长李日基。 <ref name="欧阳青"/> | ||
+ | |||
+ | 1949年,王震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军长兼政治委员,6月升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陕中战役,攻占西安。随后参与组织指挥扶眉战役,率领第一兵团击败胡宗南部四个军部队。此后第一野战军继续向西推进,王震率第1兵团分作为西路,经通渭、天水、宝鸡、临洮,直取临夏,再经青海,击溃马家军,占领西宁、张掖,向新疆进军<ref name=ok />。 | ||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 ||
+ | |||
+ | [[File: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前的王震雕像.jpg|thumb|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前的王震雕像]] 1949年底,王震率部攻占玉门关,新疆地区国军叛变。1950年1月,第一野战军占领全部新疆<ref name="ok" />。随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 书 记、[[乌鲁木齐军区|新疆军区]] 代司令员兼政委。1954年,王震后在新疆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开垦与屯田。此后,虽然王震离职,但这一生产建设兵团制度被沿袭下来。1952年,由于被毛泽东批评他与时任新疆分局常委兼宣传部长的邓力群在新疆的民族、宗教问题政策左倾,被撤销分局书记职务,1953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 | ||
+ | |||
+ | 1955年王震开始在黑龙江建立军垦农场,主持开垦北大荒 等 拓荒事业。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 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ref>{{cite news |title=王震 |url =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0/18/content_2104263.htm |accessdate=2011-04-30 |newspaper = 新华网}}</ref>。195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部长。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冲击,但得毛泽东力保。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届人大]]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副总理]]。但对“文化大革命”持不同意见,并多次要求邓小平复出。 | ||
+ | |||
+ | 邓小平主政后,王震因与其关系密切而成为其政府成员。王震支持中国经济改革,但是在政治方面属于强硬的保守派。他和邓因共同反对激进政治改革而更为亲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82年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校长,1985年增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卸任。翌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六四事件时,王震支持邓小平下令实施戒严和镇压。<ref name="Ziyang2009">{{cite book|author=[[赵紫阳]]|title=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_3WTqOaAOWkC&q=wang#v=onepage&q=wang%20zhen%20also%20proposed%20arresting%20more%20people|date=2009-05-09|publisher=Simon and Schuster|isbn=978-1-4391-5407-6}}{{en}}</ref><ref>{{cite news | url=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zhao-ziyang-memoirs-95980659/496176.html | title=赵紫阳录音回忆录《改革历程》节选 | date=2010-10-06 | publisher=[[美国之音]]}}</ref><ref>{{cite web | url=http://www.waicannews.com/news/?action-viewthread-tid-495 | title=王震宣称要带领随身警卫到广场硬拼一场 |publisher=外参新闻网}}</ref> | ||
+ | |||
+ | 1993年3月12日,王震病逝于广州,享年85岁。临终前留遗墨:“向党致敬!向人民致敬!向解放军致敬!”王震的遗体空运北京。他被官方评价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4月5日,王震的骨灰撒在新疆天山<ref>{{cite news |title =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同志在广州逝 世 |url =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3/12/weidadewuchanjiejigemingjiawangzhentongzhizaiguangzhoushishi.html |accessdate = 2011-04-30 |newspaper = 历史上的今天}}</ref> 。 | ||
+ | |||
+ | 200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组织“纪念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由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主持,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ref>{{cite news |title = 纪念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习近平讲话 |url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4/11/content_7960404.htm |accessdate = 2011-04-30 |newspaper = 新华网 |date = 2008-4-11}}</ref>。 | ||
+ | |||
+ | == 家族 == | ||
+ | |||
+ | {{王震家系}} | ||
+ | [[File:1938 wangzhen and his wife.jpg|thumb|160px|right|[[1938年]]的王震、王季青夫妻 | ||
+ | |||
+ | 王震出身贫农家庭,早年受祖父影响接受教育,后因王震参加革命,祖父惨遭灭口。王震妻子为王季青,就读北平大 学 历史系,后因抗日战争,抵达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王季青等四十多 人 加入了八路军120师,负责120师民运部扩兵工作。经贺龙、关向应介绍,王震与王季青认识并结婚。王震率359旅转战山西,后主政新疆、农垦黑龙江,王季青都相伴相随。两人有三子:[[王兵 (王震之子)|王兵]] 、[[ 王军 (企业家)|王军]]、[[王之 (王震之子)|王之]]。 | ||
+ | |||
+ | 王吉湘 Clare Wang 是[[王军 (企业家)|王军]]的孙女,王京京之女。 <ref>{{cite news |title = 王震与王季青的风雨情感路 |url = http://www.tianshannet.com/culture/content/2011-04/11/content_5728089.htm |accessdate = 2011-04-30 |newspaper = 天山网}}</ref>。 王兵之子王京阳,其妻叶静子是叶剑英孙女、叶选宁之女。北京掌上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 ||
+ | |||
+ | == 参考文献 == | ||
+ | |||
+ | {{Reflist}} | ||
+ | |||
+ | == 外部链接 == | ||
+ | |||
+ | {{Wikiquote}} | ||
+ | * [http://www.chinabright.com.cn/gotone/g09/family_03.htm 王震家庭故事] | ||
+ | |||
+ | {{-}} | ||
+ | {{start box}} | ||
+ | {{s-gov|prc}} | ||
+ | {{s-before|[[乌兰夫]]}} | ||
+ | {{s-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88年-1993年}} | ||
+ | {{s-after|[[荣毅仁]]}} | ||
+ | {{s-new}} | ||
+ | {{s-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部长|1956年-1964年}} | ||
+ | {{s-after|[[陈漫远]]<br /><small>代理至文革初期</small>}} | ||
+ | {{s-ppo|cpc}} | ||
+ | {{s-before|[[华国锋]]}} | ||
+ | {{s-title|[[中共中央党校]]校长|1982年-1987年}} | ||
+ | {{s-after|[[高扬]]}} | ||
+ | {{s-new}} | ||
+ | {{s-title|[[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中共中央新疆 分 局]]书记、[[第一书记]]|1949年-1952年}} | ||
+ | {{s-after|[[王恩茂]]}} | ||
+ | {{s-mil|pla}} | ||
+ | {{s-new|rows=2}} | ||
+ | {{s-title|[[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1954年2月-1957年9月}} | ||
+ | {{s-after|[[李寿轩]]}} | ||
+ | {{s-title|[[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委员]]|1954年2月-1957年9月}} | ||
+ | {{s-after|[[崔田民]]}} | ||
+ | {{end box}}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 ||
+ | {{国务院/副总理}} | ||
+ | {{国务院/5|副总理}} | ||
+ | {{国务院/4|副总理}} | ||
+ | {{国务院/3|部门首长}} | ||
+ | {{国务院/2|部门首长}} | ||
+ | {{国务院/1|部门首长}}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职领导人}} |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 ||
+ | |||
+ | [[Category:浏阳人|W]] [[Category:中 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Category:国家级正职]] [[Category:第4届国务院副总理]] [[Category:第5届国务院副总理]]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Category: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Category: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王姓|Z]] | ||
+ | ==参考来源== | ||
+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9%9C%87 维基百科-王震] |
在2014年10月21日 (二) 11:12所做的修訂版本
A+醫學百科 >> 王震 |
1988年-1993年 |
|
---|---|
1982年-1987年 |
|
1985年-1987年 |
|
1975年-1980年 |
|
1956年-1964年 |
|
1954年-1957年 |
|
1949年-1952年 |
|
政黨 | Template:Political party |
國籍 | ![]() |
出生 | 1908年4月11日![]() |
逝世 | 1993年3月12日![]() |
配偶 | 王季青 |
子女 | 王兵、王軍、王之 |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字余開,曾用名正林、建成,湖南省瀏陽縣馬跪橋村(今馬戰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共產黨的前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
王震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中國工農紅軍湘東獨立一師團政委、組建湘贛根據地,擔任紅六軍團政治委員,率部長征。抗日戰爭期間,擔任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兼政委,組織南泥灣開墾。隨後率領八路軍南下支隊,但未能立足,部隊改為與新四軍會師。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配合李先念部進行中原突圍。此後擔任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參加指揮延安戰役、青化砭戰役、羊馬河戰役、蟠龍戰役、呂梁戰役、汾孝戰役、陝中戰役、扶眉戰役等,並佔領陝西、青海、新疆等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震長期主政新疆,並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進行北大荒開墾,期間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農墾部部長。文化大革命後期,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支持鄧小平復出以及改革開放政策,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常委、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顧委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職務。他也是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目錄 |
生平
早年
14歲時,王震因家中貧困到長沙成為工人。1927年加入共青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粵漢鐵路長岳段工會糾察隊中隊長、湘鄂贛邊區赤衛隊支隊長兼政委,中國工農紅軍湘東獨立一師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師政委兼第八軍代政委,隨後與張雲逸率領的紅七軍會合,參與領導湘贛根據地反圍剿戰役,配合紅一方面軍作戰。1932年部隊改編,王震擔任紅八軍兼獨立第一師政治委員,在茶陵作戰時負傷。
1933年,王震擔任湘贛軍區代司令員,參與開闢湘鄂川黔根據地;在出席中華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王震因反對李德、博古的進攻方略,被派遣去蘇聯學習,經毛澤東挽留,繼續回到湘贛地區,與任弼時繼續與國軍作戰。1934年8月7日,王震與任弼時、蕭克率部從津洞地區出發,開始西征。紅六軍團通過游擊戰術,從湖南轉戰廣西,並在貴州印江縣木黃與賀龍率領的紅三軍會師,並整編紅二軍團、紅六軍團,王震任紅六軍團政治委員。1935年,紅二、六軍團在陳家河與國民黨軍陳耀漢部交戰,王震再度負傷。同年11月,部隊決定長征。
1936年,在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紅二、六軍團和紅三十二軍合併組成紅二方面軍,王震仍任紅六軍團政治委員。隨後部隊北上,長徵結束[1]。
[[File:1942nanniwan.jpg|thumb|left|200px|1942年,朱德(右三)、賀龍(右四)在王震(右二)陪同下,視察南泥灣
抗日戰爭
[[File:Wangzhen1944.jpg|thumb|right|300px|1944年11月,毛澤東與八路軍南下支隊團以上幹部合影。前排右二為王震 抗日戰爭時期,紅六軍團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王震先後擔任副旅長、旅長兼政委,轉戰晉綏、晉察冀、冀中地區,指揮或參加了三交鎮戰鬥、收復晉西北七城之戰、下薛孤村戰鬥、馬蘭庄戰鬥、廣靈靈丘阻擊戰、邵家莊伏擊戰、齊會戰鬥、上下細腰澗戰鬥、作新莊戰鬥、陳庄戰鬥、百團大戰等。其中,邵家莊㐲擊戰擊傷日軍獨立第2混成旅團旅團長常岡寬治少將。在陳庄戰鬥中,日軍獨立第8混成旅團旅團長水原義重被八路軍擊成重傷[2]。由於359旅戰績卓著,八路軍總部和邊區政府分別授予359旅"模範黨軍""百戰百勝的鐵軍"稱號 [3] 。
1941年初,率部返回陝西休整,期間屯墾南泥灣,舒緩當時的糧草不足問題,被中共作為自給自足的成功經驗加以宣傳。王震被毛澤東題詞"有創造精神",被邊區選為勞動英雄,第359旅被西北局譽為"發展經濟的前鋒" [3] 。1942年,兼任中共延安地委書記、延安軍分區司令員、衛戍區司令員。
1944年10月,日軍在「一號作戰」中擊潰中國政府軍,於是王震受命率359旅主力組成「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第1游擊支隊」(八路軍南下支隊),進軍湘粵贛。1945年1月與李先念的新四軍第5師會師,之後再次南下並渡江成功,抵達湖南平江、瀏陽地區,改稱「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1945年6月,部隊繼續向南挺進,到達湖南中部地區時日軍投降,使得蔣介石得以調集薛岳部隊圍攻此路孤軍。王震前進至廣東南雄地區後,原計劃與東江縱隊匯合的方案被打破,不得北返與新四軍第5師、王樹聲的河南軍區部隊會合,他兼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4]。
國共內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王震與李先念率領一部中原軍區部隊向陝南突圍,即中原突圍,部隊在豫陝交界處遭遇胡宗南、劉峙的十個整裝師包圍,此後歷經數次突圍,1946年9月359旅返回陝北,此次南下支隊行程長達兩萬餘里,被毛澤東稱為"第二次長征" [3] 。隨後,王震前往呂梁地區休整,擔任晉綏軍區第二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6年年底,配合陳賡發動呂梁戰役、汾孝戰役。1947年3月,率部西渡黃河,參與保衛延安的戰爭。
王震此後任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兼政委,參加了延安戰役和青化砭戰役、羊馬河戰役、蟠龍戰役、沙家店戰役等。1947年12月,援助徐向前的運城戰役。1948年,參與宜川戰役、澄合戰役、荔北戰役、西北冬季戰役。在宜川瓦子街戰鬥中,二縱由南向北擔任主攻之一,殲滅國軍劉戡部兩萬餘人。隨後的圍攻洛川戰役中,王震突發胃出血而未能參戰[5]。冬季攻勢永豐鎮戰鬥中,王震直接指揮二縱殲滅國軍一萬餘人,俘虜國軍76軍軍長李日基。 [3]
1949年,王震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軍長兼政治委員,6月升任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參加陝中戰役,攻佔西安。隨後參與組織指揮扶眉戰役,率領第一兵團擊敗胡宗南部四個軍部隊。此後第一野戰軍繼續向西推進,王震率第1兵團分作為西路,經通渭、天水、寶雞、臨洮,直取臨夏,再經青海,擊潰馬家軍,佔領西寧、張掖,向新疆進軍[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底,王震率部攻佔玉門關,新疆地區國軍叛變。1950年1月,第一野戰軍佔領全部新疆[4]。隨後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書記、新疆軍區代司令員兼政委。1954年,王震後在新疆成立生產建設兵團從事開墾與屯田。此後,雖然王震離職,但這一生產建設兵團制度被沿襲下來。1952年,由於被毛澤東批評他與時任新疆分局常委兼宣傳部長的鄧力群在新疆的民族、宗教問題政策左傾,被撤銷分局書記職務,1953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司令員兼政委。
1955年王震開始在黑龍江建立軍墾農場,主持開墾北大荒等拓荒事業。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並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後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6]。1956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農墾部部長。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衝擊,但得毛澤東力保。1975年四屆人大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但對「文化大革命」持不同意見,並多次要求鄧小平復出。
鄧小平主政後,王震因與其關係密切而成為其政府成員。王震支持中國經濟改革,但是在政治方面屬於強硬的保守派。他和鄧因共同反對激進政治改革而更為親密。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併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1982年被任命為中共中央黨校校長,1985年增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987年卸任。翌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上,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六四事件時,王震支持鄧小平下令實施戒嚴和鎮壓。[7][8][9]
1993年3月12日,王震病逝於廣州,享年85歲。臨終前留遺墨:「向黨致敬!向人民致敬!向解放軍致敬!」王震的遺體空運北京。他被官方評價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4月5日,王震的骨灰撒在新疆天山[10]。
200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組織「紀念王震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由時任中組部部長李源潮主持,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11]。
家族
Template:王震家系 [[File:1938 wangzhen and his wife.jpg|thumb|160px|right|1938年的王震、王季青夫妻
王震出身貧農家庭,早年受祖父影響接受教育,後因王震參加革命,祖父慘遭滅口。王震妻子為王季青,就讀北平大學歷史系,後因抗日戰爭,抵達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處,王季青等四十多人加入了八路軍120師,負責120師民運部擴兵工作。經賀龍、關嚮應介紹,王震與王季青認識並結婚。王震率359旅轉戰山西,後主政新疆、農墾黑龍江,王季青都相伴相隨。兩人有三子:王兵、王軍、王之。
王吉湘 Clare Wang 是王軍的孫女,王京京之女。 [12]。 王兵之子王京陽,其妻葉靜子是葉劍英孫女、葉選寧之女。北京掌上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參考文獻
- ↑ 王震傳. 新華網 [2011-04-30].
- ↑ 那些誤傳被擊斃在中國戰場的日軍高級軍官
- ↑ 3.0 3.1 3.2 3.3 歐陽青. 《大授銜:1955共和國將帥授銜檔案》. 北京市西城區甘家口三里河路40號: 長城出版社. 2011年: pp. 359-362頁. ISBN 9787548300588 ().
- ↑ 4.0 4.1 4.2 鬍子猛將王震. 新華網 [2011-04-30].
- ↑ 王樹增. 《解放戰爭(上)》. 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166號: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9年. ISBN 978702007358-0 ().
- ↑ 王震. 新華網 [2011-04-30].
- ↑ 趙紫陽.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 Simon and Schuster. 2009-05-09. ISBN 978-1-4391-5407-6.
- ↑ 趙紫陽錄音回憶錄《改革歷程》節選. 美國之音. 2010-10-06.
- ↑ 王震宣稱要帶領隨身警衛到廣場硬拼一場. 外參新聞網.
- ↑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王震同志在廣州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 [2011-04-30].
- ↑ 紀念王震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舉行 習近平講話. 新華網. 2008-4-11 [2011-04-30].
- ↑ 王震與王季青的風雨情感路. 天山網 [2011-04-30].
外部連結
![]() |
||
---|---|---|
前任: 烏蘭夫 |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88年-1993年 |
繼任: 榮毅仁 |
新頭銜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墾部部長 1956年-1964年 |
繼任: 陳漫遠 代理至文革初期 |
前任: 華國鋒 |
中共中央黨校校長 1982年-1987年 |
繼任: 高揚 |
新頭銜 |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書記、第一書記 1949年-1952年 |
繼任: 王恩茂 |
新頭銜 |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司令員 1954年2月-1957年9月 |
繼任: 李壽軒 |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政治委員 1954年2月-1957年9月 |
繼任: 崔田民 |
Template: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Template:國務院/副總理 Template:國務院/5 Template:國務院/4 Template:國務院/3 Template:國務院/2 Template:國務院/1 Template: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職領導人 Template: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
參考來源
關於「王震」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