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水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以内容''''信水''',妇产科名词。见《血证论》。即月经。详该条。 分类:中医'创建新页面)
第1行: 第1行:
-
'''信水''',[[ 妇产科]]名 《[[ 血证论]]》。 [[ 月经]]。 详该条
+
'''信水''', 河流[[ 汛期]] 发水。《宋史.河渠志》概括指出水信有常,率以为准。
-
[[分类: 中医]]
+
 
 +
古人对水流按汛期涨发规律的认识,起源甚早。先秦古籍《庄子.秋水》记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孟子.离娄下》记有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已具有秋汛的概念。《汉书.沟洫志》所记来春桃华水盛;以及《韩诗外传》所记三月[[桃花]]水下,则实指桃汛。到北宋,对黄河全年十二个月的水情涨落,均有专 和描述 庆历八年(1048)成书的 河防通议》记有:正月、立春之后,东风解冻,称解凌水;二月、三月,以桃花为候,冰融[[ 水积]] ,川流盛涨,称桃花水;四月,麦苗抽穗由青变黄,称麦黄水;五月,瓜蔓生长延伸,称瓜蔓水;六月盛夏,深山穷谷的冰冻消释方尽,流冲山石,水带矶腥,汇集入河,称矶山水;七月、八月,芦荻开花,称荻苗水;九月,重阳节候,称登高水;十月,水落复归河槽,称复槽水;十一月、十二月,冰凌杂流,乘寒复结,称蹙凌水。以上这些水汛名称,《宋史.河渠志 等书所记略同。《宋史.河渠志》还指出非时暴涨,称作客水 。[[ 信水]] 在宋代还曾作为专名 《宋史.河渠志》记载立春之后,黄河岸边人们候水,初至凡一寸则夏秋当至一尺,颇为信验,故名信水。还有所谓上源信水,指黄河上游解冻后流来的浑冷有黑花浪沫的水。历史上用“汛”字表达汛期水情,在明代以前未见明确记载。发展到明清,信水一词已被水汛所取代,各[[月水]]名亦被集中概括为桃、伏、秋、凌四汛,相沿至今
 +
[[分类: 水利]]

在2012年11月5日 (一) 16:48所做的修訂版本

信水,河流汛期發水。《宋史.河渠志》概括指出水信有常,率以為準。

古人對水流按汛期漲發規律的認識,起源甚早。先秦古籍《莊子.秋水》記有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孟子.離婁下》記有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已具有秋汛的概念。《漢書.溝洫志》所記來春桃華水盛;以及《韓詩外傳》所記三月桃花水下,則實指桃汛。到北宋,對黃河全年十二個月的水情漲落,均有專名和描述。慶曆八年(1048)成書的《河防通議》記有:正月、立春之後,東風解凍,稱解凌水;二月、三月,以桃花為候,冰融水積,川流盛漲,稱桃花水;四月,麥苗抽穗由青變黃,稱麥黃水;五月,瓜蔓生長延伸,稱瓜蔓水;六月盛夏,深山窮谷的冰凍消釋方盡,流沖山石,水帶磯腥,彙集入河,稱磯山水;七月、八月,蘆荻開花,稱荻苗水;九月,重陽節候,稱登高水;十月,水落復歸河槽,稱復槽水;十一月、十二月,冰凌雜流,乘寒復結,稱蹙凌水。以上這些水汛名稱,《宋史.河渠志》等書所記略同。《宋史.河渠志》還指出非時暴漲,稱作客水。信水在宋代還曾作為專名。《宋史.河渠志》記載立春之後,黃河岸邊人們候水,初至凡一寸則夏秋當至一尺,頗為信驗,故名信水。還有所謂上源信水,指黃河上游解凍後流來的渾冷有黑花浪沫的水。歷史上用「汛」字表達汛期水情,在明代以前未見明確記載。發展到明清,信水一詞已被水汛所取代,各月水名亦被集中概括為桃、伏、秋、凌四汛,相沿至今。

關於「信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