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
肱骨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目前只有簡體版網站可以編輯(
轉到簡體網站
)。簡體版編輯後內容會同步到繁體版本網站上。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肱骨]]位于[[上臂]],又叫上臂骨。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肩关节]];下端与尺、[[桡骨]]的上端构成[[肘关节]]。是典型的[[长骨]],可分为一体二端。 ==简介== 肱骨(humerus) 肱骨位于上臂,又叫上臂骨。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肩关节{{百科小图片|bki9y.jpg|}};下端与尺、桡骨的上端构成肘关节。是典型的长骨,可分为一体二端。 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朝内上,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在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各有隆起,分别称为大结节和小结节,两者之间的纵沟为[[结节间沟]]。下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为较易发生[[骨折]]的部位。 [[肱骨体]]中部外侧有一粗糙的隆起,称[[三角肌粗隆]]。在体的后面有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有[[桡神经]]通过,故肱骨中部骨折可能伤及此[[神经]]。 [[肱骨下端]]前后扁,末端有两个[[关节面]],靠内侧的是[[肱骨滑车]],靠外侧的是[[肱骨小头]],[[滑车]]后面上方有一[[鹰嘴窝]]。下端的内、外侧部各有一突起,分别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内上髁后面有一浅沟,为[[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当内上髁骨折时,容易损伤此神经。 ==[[肱骨外科颈骨折]]== ===概述===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方2~3cm,是肱骨头[[松质]]骨和[[肱骨干]][[皮质]]骨交界的部位,很易发生骨折。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 ===诊断=== 手或肘部着地摔伤史或肩部直接暴力击伤史,肩部疼痛,活动加重。X 线片可确诊,且可显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治疗措施=== 1、无移位骨折 线形或嵌插无移位的骨折,用三角巾悬吊患肢 3 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2、外展型骨折 轻度[[畸形]]或嵌入及年老体弱者,不需复位,腋下安放棉垫,患肢贴胸固定 3 周后,进行肩关节摆动活动。 畸形大或移位明显者,需手法复位、贴胸固定,4周后活动肩关节及肘关节。 3、内收型骨折 治疗原则同外展型,复位手法相反。贴胸固定时,上臂外侧骨折平面应放较多棉垫。 如不能保持对位,可用肩人字[[石膏]]固定 4 周。 4、手术治疗 骨折间有软组织嵌入或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或[[外固定]]失败者;治疗时间较晚已不能手法整复者,特别是青壮年患者,可行开放复位,并根据情况适当选用钢板螺丝钉、拉力螺钉或[[克氏针]]等[[内固定]]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药物治疗=== 1、初期 【治法】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主方和营止痛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续断]]12克,[[赤芍]]9克,[[当归尾]]9克,[[乌药]]9克,[[苏木]]6克,[[陈皮]]6克,[[桃仁]]6克,[[川芎]]6克,[[乳香]]6克,没药6克,[[木通]]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剂。 2.外用方双柏散(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侧柏叶]]2份,[[黄柏]]l份,大黄1份,[[薄荷]]l份,[[泽兰]]1份。共研细末,以水、蜜糖煮热,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 3.[[中成药]][[云南白药]],口服,每次.5克,每日3次。 2、中期 【治法】 [[接骨]]续损。 【方药】 主方生血补髓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生地黄]]12克,[[白芍]]9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当归]]9克,续断9克,[[牛膝]]9克,川芎6克,红花5克。水煎服,每日剂。 3、后期 【治法】 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 【方药】 1.主方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加减 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自然铜]]12克,[[土鳖虫]]10克。水煎服,每日剂。 2.外用方[[骨科]]外洗二方(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 处方:[[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防风]]15克,五加皮15克,[[细辛]]10克,[[荆芥]]10克,没药10克。煎水熏洗患肢,每日剂。解除[[夹板]]外固定后使用。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练功活动 复位固定后应鼓励患者积极进行适当的练功活动,对中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初期先让患者握拳,屈伸肘、[[腕关节]]及舒缩[[上肢肌]]肉等活动。3周后逐渐练习肩关节各方向活动。4周解除外固定后,应配合[[中药]]熏洗和手法理筋,以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理筋手法 先点按肩髑、臂膈、[[天宗]]、[[曲池]]、[[合谷]]等穴,然后在肩部进行揉按、拿捏、侧滚等手法。 ===[[病因学]]=== 1.较小的直接暴力可产生裂缝骨折;若跌倒时[[手掌]]触地,较小的间接暴力向上[[传导]],可形成无移位嵌插骨折。 2.外展型骨折 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着地,间接暴力向上传导引起骨折。骨折近端内收、远端外展,形成向前、向内的成角畸形或错位重叠畸形。临床上较多见。 3.内收型骨折 与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上肢内收,骨折近端外展、远端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较少见。 ===[[影像学]]表现=== 分为内收或外展型、伸展型和屈曲型等三个类型。 1.内收或外展型损伤:最常见。X线正位片所见骨折线为横行,骨折轻度向内或向外成角,远折端呈内收或外展状态。侧位片上均无明显向前或向后成角、错位改变。肱骨外科颈骨折常合并[[肽]]骨大结节骨折,表现为撕脱的蝶形骨折片。 2.伸展型损伤,是间接外力引起的损伤。X线特点为骨折线横行,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前错位,肱骨头后倾,关节面向后。 3.屈曲型损伤:是较少见的间接外力引起的损伤。骨折向后成角畸形,远折端向后上移位。 ===[[临床表现]]=== 患肩[[肿胀]],前、内侧常出现[[瘀血]]斑。骨折有错位时,上臂较健侧略短,可有外展或内收畸形。大结节下部骨折处有明显[[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若骨折端有嵌插,在保护下可活动肩关节。注意与肩关节脱位鉴别。如合并[[臂丛]]、[[腋动静脉]]及[[腋神经损伤]],可出现相应[[体征]]。 ===鉴别诊断=== 肱骨外科颈骨折与肩关节脱位鉴别要点 1、外科颈骨折 肩外形-正常 贴胸试验-阴性 肱骨头位置-正常 2、肩关节脱位: 肩外形-方肩 贴胸试验-阳性 肱骨头位置-移位 [[分类:骨骼]] {{导航板-人体骨骼}}
此頁面包含以下模板:
Template:Nav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avbox subgroup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导航板-人体骨骼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百科小图片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肱骨
。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