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胸腔積液
恶性胸腔积液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目前只有簡體版網站可以編輯(
轉到簡體網站
)。簡體版編輯後內容會同步到繁體版本網站上。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肿瘤]]性[[胸腔积液]]亦称[[恶性胸腔积液]]。大多数病例可以在胸腔积液中找到恶性[[细胞]],如果胸腔积液伴[[纵隔]]或[[胸膜]]表面转移性[[结节]],无论在胸腔积液中能否找到恶性细胞,均可以诊断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肿瘤]]性[[胸腔积液]]占全部胸腔积液的38%~53%,其中[[胸膜转移]]性肿瘤和[[胸膜]][[弥漫性恶性间皮瘤]]是产生[[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 (二)发病机制 [[壁层]]胸膜的间皮[[细胞]]间有很多2~12nm的小孔,该孔隙直接与[[淋巴]]网相通,正常情况下,成人[[胸膜腔]]24h能产生100~200ml胸液,由壁层胸膜滤出,再经壁层胸膜的小孔[[重吸收]],而[[脏层]]胸膜对胸液的形成和重吸收作用很小。[[胸腔]]内液体不断产生,不断被重吸收,保持[[动态平衡]]。胸腔积液循环主要推动力为胸膜毛细血管内和胸膜腔内的静水压、[[胶体渗透压]]、胸膜腔内的负压和淋巴回流的通畅性。正常人胸膜腔内负压平均为-0.49kPa(-5cmH2O)。胸液[[蛋白含量]]很少,约为1.7%,所具有的胶体渗透压为0.78kPa(8cmH2O)。壁层胸膜有[[体循环]]供血,其[[毛细血管]]静水压为1.078kPa(11cmH2O),壁层和脏层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均为3.33kPa(34cmH2O)。正常人胸膜腔内仅含少量(5~15ml)液体,以减少[[呼吸]]时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之间的相互摩擦。当上述调节胸液动力学的主要驱动力发生异常,均可引起胸腔积液。肿瘤性胸腔积液产生的机制复杂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是壁层和(或)脏层胸膜肿瘤转移。这些[[转移瘤]]破坏毛细血管从而导致液体或[[血漏]]出,常引起血性胸腔积液。 2.[[淋巴系统]][[引流]]障碍 淋巴系统引流障碍是肿瘤性胸腔积液产生的主要机制。累及胸膜的肿瘤无论是原发于胸膜或转移至胸膜的肿瘤均可堵塞胸膜表面的[[淋巴管]],使正常的胸液循环被破坏,从而产生胸腔积液;另外,壁层胸膜的淋巴引流主要进入[[纵隔]]淋巴结,[[恶性肿瘤]]细胞在胸膜小孔和纵隔淋巴结之间的任何部位引起阻塞,包括在淋巴管内形成[[肿瘤细胞]][[栓塞]]、纵隔淋巴结转移,均可引起胸腔内液体的重吸收障碍,导致胸腔积液。 3.肿瘤细胞内[[蛋白]]大量进入胸腔 胸膜上的肿瘤组织[[生长过快]],细胞容易脱落,进入胸膜腔的肿瘤细胞由于缺乏血运而[[坏死]]分解,肿瘤细胞内蛋白进入胸腔,使胸膜腔内的胶体渗透压增高,产生胸腔积液。 4.胸膜的渗透性增加 恶性肿瘤侵袭脏层和壁层胸膜、肿瘤细胞种植在胸膜腔内,均能引起胸膜的[[炎症反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入胸膜腔。[[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性肿瘤]]引起[[阻塞性肺炎]],产生类似[[肺炎]]旁胸腔积液。 5.[[胸膜腔内压]]降低、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 [[肺癌]]引起[[支气管]]阻塞,出现远端[[肺不张]],导致胸膜腔内压降低,当胸膜腔内压由-1.176kPa(-12cmH2O)降至-4.7kPa(-48cmH2O)将会有大约200ml的液体[[积聚]]在胸膜腔内。肺部的恶性肿瘤可以侵袭腔静脉或[[心包]],引起[[静脉回流障碍]],胸膜表面的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胸腔积液产生。 6.其他 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形成瘤栓,继而产生[[肺栓塞]],胸膜[[渗出]];恶性肿瘤消耗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胸腔积液;胸腔或纵隔[[放射治疗]]后,可产生胸膜腔渗出性[[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的症状== 大部分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的[[恶病质]]表现,如体重下降、[[消瘦]]、[[乏力]]、[[贫血]]等。大约1/3的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仅在查体时发现胸腔积液。其余2/3病人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痛]]和[[干咳]]。呼吸困难的程度与胸腔积液量的多少、胸液形成的速度和患者本身的肺功能状态有关。当[[积液]]量少或形成速度缓慢,临床上呼吸困难较轻,仅有[[胸闷]]、[[气短]]等。若积液量大,肺脏受压明显,临床上呼吸困难重,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发绀]]等;积液量虽然不很大,但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亦可在临床上表现为较重的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肺功能[[代偿]]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人喜取患侧卧位,这样可以减轻患侧的[[呼吸运动]],有利于健侧肺的代偿[[呼吸]],缓解呼吸困难。肿瘤侵袭[[胸膜]]、[[胸膜炎]]症和大量胸腔积液引起[[壁层]]胸膜牵张均可引起胸痛。壁层胸膜被侵袭时多是持续性胸痛;[[膈面]]胸膜受侵时,[[疼痛]]向患侧[[肩胛]]放射;大量胸液牵[[张壁]]层胸膜引起的往往是胀满和[[隐痛]]。[[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由胸腔积液刺激压迫[[支气管]]壁所致。 在[[体格检查]]时可发现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饱满,[[气管]]向健侧移位,积液区[[叩诊]]为浊音,[[呼吸音]]消失。 明确有转移癌的患者病程中出现胸腔积液时,对积液的诊断往往不是很重要。以治疗原发肿瘤为主,在没有出现呼吸症状之前,应采取系统的全身治疗。当积液引起患者[[呼吸窘迫]]而需要局部治疗时,在治疗开始前对胸腔积液应有明确诊断。 没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新出现胸腔积液时,应首先寻找引起[[漏出液]]的潜在病因。彻底地排除[[心力衰竭]]、[[结核]]等原因引起特发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并对胸腔积液进行[[生化]]分析及瘤细胞检查,或进行闭式胸膜活检,一般均能确诊[[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恶性胸腔积液的检查化验=== 1.胸液性质的检查 (1)常规检查:[[恶性胸腔积液]]一般为[[渗出液]]。[[渗出]]性[[胸腔积液]]的特点是[[蛋白含量]]超过3g/100ml或[[比重]]超过1.016。在一些长期[[胸膜腔]][[漏出液]]病人,由于[[胸腔]]内液体吸收的速率大于[[蛋白]]吸收的速率,胸液内蛋白浓度也会增高,易与渗出液相混淆,所以检查胸腔积液和[[血清]]中[[蛋白质]]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于区分渗出液与漏出液有99%的正确性。胸腔积液具有下列一个或多个特征即为渗出液:①胸腔液体蛋白/[[血清蛋白]]>0.5;②胸腔积液LDH/血清LDH>0.6;③胸腔积液LDH>血清LDH上限的2/3。 大部分胸腔渗出液因含[[白细胞]]而呈雾状,渗出性胸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白细胞计数]]在(1~10)×109/L,白细胞计数<1×109/L为漏出液,而>1×109/L为[[脓胸]]。胸液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提示炎性[[疾病]],以[[淋巴细胞]]为主时则多见于进展性[[结核病]]、[[淋巴瘤]]和[[癌症]]。[[红细胞计数]]超过1×1012/L的全血性胸液见于[[创伤]]、[[肺梗死]]或癌症。 胸液中[[葡萄糖]]水平低于[[血糖]]水平见于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脓胸及癌症。胸液pH值通常与[[动脉血]]pH值平行,但在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病和癌性胸液中通常低于7.20。 (2)细胞学检查:在癌性胸腔积液病人中,大约60%病人第1次送检[[标本]]中就能查到[[癌细胞]],如果连续3次分别取样,则阳性率可达90%。在分次取样时抽取几个标本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因为在重复抽取的标本中含有较新鲜的[[细胞]],早期退变的细胞在前面的胸腔穿刺中被去除。癌症导致的胸腔积液的机制除了直接侵袭[[胸膜]]外,还包括[[淋巴管]]或[[支气管]]阻塞、[[低蛋白血症]]。应当注意的是淋巴瘤病人的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不可靠。 2.胸膜活检 癌肿常累及局部胸膜,其胸膜活检阳性率约为46%,胸液细胞学联合胸膜活检可使阳性率达到60%~90%。 1.[[X线]]检查 少量胸腔积液时,液体[[积聚]]在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肋膈角]],X线胸像上可表现为肋膈角变平,此时估计胸腔积液量约在200ml。中等量胸腔积液时,立姿后前位X线胸像上可见到液体超过[[膈面]]以上,呈现内侧低、逐渐向外侧升高变陡的典型的渗液曲线。这一分界线是X线投照密度改变的过渡区,并不真正代表胸内液体存在的状态。渗液曲线的形成是由于靠近侧胸壁的液体恰好与X线呈切线关系,故液面的高度可以完全显示出来,而在由肺组织存在的胸腔的中部和内侧,液体存在于肺脏的前、后方,而且肺在胸液中悬浮的状态是[[纵隔]]侧较宽厚,越向外侧肺组织渐薄,即X线投照胸内液体的厚度在内侧最薄,而越向外侧越厚,同时有肺组织衬托,即使胸腔内[[积液]]的平面是在同样的高度,而X线胸像上显示液面自外向内逐渐变低。在侧位胸像上,中等量胸腔积液表现为横贯前后胸腔的弧形渗液曲线,前后方高,中间低。当病人接受胸腔穿刺检查和治疗后,气体可溢入胸腔,在X线胸像上表现为[[液气平面]]。大量胸腔积液时渗液曲线的弧形液面超过[[肺门]]上缘,X线胸像上仅在[[肺尖]]部的内侧见到以小部分透亮的肺组织,亦可表现为患侧完全不透亮;同时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肋骨]]平举;[[心脏]]影向健侧移位,[[气管]]向健侧移位;在左侧大量胸腔积液时,膈肌拱形圆顶在[[呼气]]相向下逆转运动,而在吸气相膈肌拱形圆顶向上移动,形成膈肌的矛盾运动,这种现象仅发生在左侧,尤其是在[[胃泡]]明显时在透视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右侧膈肌下有[[肝脏]]可以阻止右侧膈肌的逆转。 2.[[胸部CT检查]] 可以清楚地显示胸腔内液体的存在以及液体量的多少。仰卧位时,液体积聚在胸腔背侧,可以见到肺脏被压缩的情况,Housefield单位为1~15,视胸液内容不同而有一些差异。同时,[[CT]]能对胸腔积液的病因有所提示,如肺内肿瘤、胸壁肿瘤,尤其是在患者接受人工[[气胸]]后进行CT检查可以提高[[肿瘤]]侵袭胸壁和纵隔诊断的准确性。一般来说,[[胸膜钙化]]常提示良性病变,如[[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胸膜间皮瘤]]病人偶见胸膜钙化斑;Montalvo提出4个有助于[[恶性肿瘤]][[胸膜转移]]诊断的CT征象:①环状[[胸膜增厚]];②[[结节]]状胸膜增厚;③[[壁层]]胸膜增厚>1cm;④[[纵隔胸膜]]受侵袭。 3.[[超声]]检查 胸腔积液在超声检查上呈液性暗区,同时能显示液平的宽度、范围、距体表的深度以及胸腔积液的内部结构、液体回声的特征、病变的范围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另外,在超声的引导下,可以准确地进行胸液[[穿刺]]、进行胸膜或胸膜下肿物的穿刺活检。一般认为,超声诊断胸腔积液的准确性(92%)要优于X线胸像(68%)。 4.[[胸腔镜检查]] ①抽吸、收集胸腔积液,做细胞学检查;②探查胸膜腔,并对胸膜、肺和[[心包]]的可疑病变进行活检,而其他检查方法不能很好地显示出这些小结节;③对可疑的纵隔或肺门淋巴结采样进行[[组织学]]检查或培养。另外,对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进行胸腔镜检查的还可同时施行[[胸膜粘连]]术。 胸腔镜能在直视下准确获取病变组织,使其对各种胸膜恶性疾患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达到80%~100%,同时很少有假阴性结果。在一项胸腔镜、胸穿细胞学、闭式胸膜活检的比较研究中,Loddenkemper报告其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5%、62%和44%。Menzies和Charbonneau在其102例不明原因胸液的[[前瞻性研究]]中报告,胸腔镜对胸膜恶性疾病的诊断的准确性为96%,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100%。 胸腔镜在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能够在直视下准确取得标本,故诊断正确性极高。与开胸活检相比,胸腔镜能获取同样高质量的组织标本供诊断用,同时,胸腔镜亦可对恶性肿瘤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 对癌症患者的VATS或胸腔镜检查总体来讲是有效和耐受良好的。但是,胸穿及闭式胸膜活检相对来讲创伤更小,可以在床旁进行,并且可对约2/3的患者作出明确诊断。临床将VATS用于那些胸穿或闭式胸膜活检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 ==恶性胸腔积液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治疗 是否进行积极的治疗取决于[[恶性胸腔积液]]所产生的[[呼吸]][[症状]]的程度。如果患者没有呼吸症状,或已经到终末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局部治疗。当临床情况不明朗时,适合进行单纯胸穿。如果去除[[胸腔]]内一定量的[[胸腔积液]]后患者的呼吸症状不能得到改善,可能患者的病情是由于潜在的[[肺部疾病]]引起,如[[肺气肿]]、原发或继发的肺部[[恶性肿瘤]]。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宜进行局部治疗。 对引起胸腔积液的[[肿瘤]]的[[化疗]]和[[放疗]]有助于消除胸腔积液并改善[[呼吸道]]症状。由[[淋巴瘤]]、[[肺癌]]及[[乳腺癌]]阻塞[[淋巴管]]产生的胸腔积液,[[放射治疗]]可以去除阻塞病因,重建并改善胸液动力学,效果显著。对于影响呼吸动力学、威胁生命的胸腔积液,在未找到其他有效治疗方法之前胸腔穿刺有助于控制症状,胸腔积液的诊疗策略如图1所示。 1.胸腔穿刺 胸腔穿刺操作简单,能暂时缓解临床症状,但是,96%的病人癌性胸腔积液在1个月内再发,平均再发时间为4.2天。反复[[穿刺]],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并由此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加速胸腔液体的产生。另外,进展期癌肿病人通常处于[[分解代谢]]状态,胸液内[[蛋白]]的丢失可加重[[恶病质]]和营养不良。反复胸腔穿刺尚可引起[[脓胸]]、[[气胸]]、[[支气管胸膜瘘]]和[[包裹性胸腔积液]]等[[并发症]]。胸腔穿刺的目的是确定病因,确定胸液再[[积聚]]的趋势、受累侧肺脏的复张能力以及缓解呼吸道症状。 2.[[胸膜粘连]]术 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无效的、且有临床症状的肿瘤性胸腔积液需要在[[胸膜腔]]进行局部治疗,包括消除胸腔积液、闭合胸膜腔,防止胸液积聚,以缓解症状。1965年Thorsrud发现在肿瘤性胸腔积液病人的[[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用于阻止肿瘤的种植,而在[[尸检]]中证实[[胸膜]]间隙几乎完全被[[纤维性粘连]]所封闭,并阻止了胸液的再积聚。最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博来霉素]]、[[氮芥]]、[[阿霉素]]、[[氟尿嘧啶]]和[[顺铂]]等,其中博来霉素为最常用的化疗药品,用于胸膜粘连的1个月内平均成功率达到84%。 [[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作为有效的[[硬化剂]]曾被广泛应用,但有[[疼痛]]、[[发热]]等并发症。应用[[化学]]胸膜粘连时,应首先进行胸腔插管,尽量排尽胸液以免硬化剂被稀释并保持[[脏壁层]]胸膜相互接触,然后经胸腔[[引流]]管注入1%[[利多卡因]]15ml,随后注入用30ml[[生理盐水]]溶解的多西环素(强力霉素)500mg,再用25ml盐水冲洗胸管,夹闭后,嘱病人变换体位以便使硬化剂均匀分布于胸膜间隙。在以后的放射标记四环素的研究中发现,四环素在胸腔内的扩散在注药后数秒内即完成,改变体位对分布没有影响。但是如果肺脏未完全[[膨胀]],病人变换体位就有可能提高硬化剂的扩散。 [[滑石粉]]可以引起严重的反应性[[胸膜炎]],无论是2g干粉或2~5g盐水浆,其应用的成功率可高达96%。通过[[胸腔引流管]]将调成稀糊状的滑石粉注入,对那些有症状的癌性胸液并且预计生存期很短的病人来说,滑石粉胸膜粘连术是理想的方法,但此法不适于患良性[[疾病]]的年轻病人和那些预计将来可能需要[[胸部]][[外科手术]]的病人。 临床报道[[中药]]制剂如[[鸦胆子]][[乳剂]]、[[榄香烯乳]],胸膜腔内注射亦有较好的胸膜粘连的效果,其作用原理尚不十分清楚,但这两种药物除能引起胸膜粘连外,尚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在应用时可以同时加用2%[[普鲁卡因]],以免注入时引起疼痛。 3.手术治疗 (1)[[外科]]胸膜融合及[[胸膜切除术]]:采用开放性胸膜切除或胸膜划痕的方法可控制胸腔积液复发,其有效率达95%,但由于需要[[胸廓]]切开,且有23%的并发症发生率和6%~18%的[[死亡率]],故较少采用。对于预期有较长生存期、其他消除胸液的方法又不能奏效、并且存在[[胸膜增厚]]肺脏膨胀受限的病人,可以采用这种术式。 当呼吸症状出现和(或)胸穿可减轻[[呼吸窘迫]]时,意味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使被压缩的肺复张而得到改善。这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是标准的第一步骤。接下来可以通过胸管注射化学硬化剂产生胸膜腔[[炎症]],从而使脏、[[壁层]]胸膜形成[[纤维]]索性粘连,胸膜固定,消灭胸膜腔以治疗胸腔积液。尽管一些医师在放置胸管后很快开始这一步,但作者认为在胸管放置3天胸腔引流小于每天250ml后开始更好。这时由于[[积液]]减少而使脏、壁层胸膜间隙减小。当然,过长的等待也是不适宜的,[[硬化]]治疗可以在3天后开始而不管引流量的多少。 (2)电视辅助下胸腔手术:有些患者,在一些报道中最高达30%,通过胸管注射不同硬化剂而使胸膜固定的方法不能解决其胸腔积液,从而出现永久性或复发性胸腔积液。这样就需要其他的治疗手段。 VATS探查及引流可以彻底清除常规胸管所不能清除的包裹性积液,同时进行术中滑石粉喷撒,使其均匀地覆盖于全部胸膜上,这样就可以产生完全的粘连从而成功地形成胸膜固定。随着经验的增加,这种方法可能会成为首选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在目前,VATS多在至少一次通过胸管胸膜固定失败后进行。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在一个34例报告中,VATS下滑石粉喷撒成功控制了32例患者胸腔积液。在另外一个[[前瞻性研究]]中,85例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博来霉素或四环素硬化治疗,39例采用胸腔镜抽吸所有积液后滑石粉喷撒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期情况,90天时VATS组患者成功率为95%,博来霉素为70%而四环素组为47%。尽管这些差异中一部分是由于滑石粉的效果优于其他硬化剂所造成的,但这项研究结果仍可说明VATS方法可取得更高的成功率。即使疾患较重的病人组成功率也较高。 VATS壁层胸膜切除是现有最积极的治疗方法。假如这种方法可以取得与开胸胸膜切除同样的效果,它将是效果最肯定的方法。但是相对滑石粉喷撒法来讲,大范围的手术切开可导致一定的[[出血]]。考虑到VATS及滑石粉喷撒法的有效性及此类患者衰弱的全身情况,胸膜切除术只适用于少数情况下经过精心选择的病例。 (3)胸-腹分流:胸-[[腹膜]]或胸膜-[[静脉分流术]]是适用于有适应证的患者的另外一种治疗手段。Denver胸-腹分流装置是一个带[[瓣膜]]的泵腔和有孔的胸腔、腹腔[[硅胶]]管组成。用人工挤压的方法,使胸液逆腹腔-胸腔压力梯度转运,瓣膜保证液体不能反向流动。这些装置很少作为首选,但适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或VATS[[硬化剂治疗]]彻底失败,或仅部分成功从而产生永久性包裹性积液,或因[[心肺功能]]不全无法承受[[开胸术]]的病人。 这些装置在[[局部麻醉]]下放置,并且它们的疗效也被肯定。但是,它需要患者或其家人定时挤压皮下的储液囊而使液体流动。如果做不到这些,则疗效很差,与[[腹腔积液]]的腹膜-[[静脉]]分流中压力驱动液体流动不同,在胸膜腔和[[腹膜腔]]或体静脉间无适当的压力梯度,因此,几乎没有自发的液体分流。 Ponn等曾对17例顽固性胸腔积液病人应用胸腹分流装置,其中15例为[[癌症]]患者,所有病人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胸-腹分流装置容易被胸腔积液内的沉渣和脱落的组织所堵塞,另外,肿瘤随胸液引流入腹腔形成肿瘤的种植是胸-腹分流装置在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棘手问题。 (二)预后 ==参看== *[[心胸外科疾病]] <seo title="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症状_什么是恶性胸腔积液_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_恶性胸腔积液怎么办_A+医学百科" metak="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方法,恶性胸腔积液的原因,恶性胸腔积液吃什么好,恶性胸腔积液症状,恶性胸腔积液诊断" metad="A+医学百科恶性胸腔积液条目介绍什么是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有什么症状,恶性胸腔积液吃什么好,如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等。肿瘤性胸腔积液亦称恶性胸腔积液。大多数病例可以在胸腔积液中找到恶性细胞,..." /> [[分类:心胸外科疾病]]
返回到
恶性胸腔积液
。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