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
征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目前只有簡體版網站可以編輯(
轉到簡體網站
)。簡體版編輯後內容會同步到繁體版本網站上。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征''',①预兆,征象。《[[灵枢]].[[热病]]》:“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②应验。《[[素问]].[[气交]]变大论》:“妄行无征,示畏侯王。” ③察证。《素问.脉要精微论》:“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 ==证、症和征三字的区别== [[证]]、[[症]]、[[征]]是中医学中常用的几个同音字,分别和其他字组成[[症状]]、[[证候]]、[[体征]]等特定词。这三个字不能互换使用,如“[[综合征]]”,有人误写为“[[综合症]]”;[[适应证]]、[[禁忌证]]是“证”,而非“症”或“征”。 *症(症状),是患者本人的异常感觉,如[[头晕]]、[[目眩]]、[[气喘]]、[[咳嗽]]等; *证(证候),指病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表现,如[[风寒证]]常同时表现出[[头痛]]、[[鼻塞]]、[[恶风寒]]、[[脉浮]]等; *征(体征),是医生在诊察患者时发现的迹象、现象,如[[脉象]]变化、[[心脏杂音]]等。 症状、证候、体征等虽然词义不同,但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医生在记录病人症状时往往把舌、脉等部位的反应写上,如风寒证病人的症状中所表现的脉浮就是体征。证候不但可包括多种症状、体征,还可说明病因、病位、病性,如风寒一证即可包括头痛、恶寒、脉浮紧、舌苔薄白等症状和体征,又可表明病因是感受风寒,病位在表,疾病的性质属实证等。 凭症、征都不能决定[[治法]],如头痛一症,病因有风、寒、暑、湿、火、血淤、气滞等不同,性质又有寒热虚实的差异,因此,仅凭“头痛”这个症状是不能决定治法的。只有“证”是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的概括,是疾病过程中某阶段各种症状的综合,它直接反映疾病的本质,指导医生的治法和用药。因此说中医诊断疾病的目的就在于“辨证”,只有在辨清证的基础上才能谈“治”,根据不同的辨证结果,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 [[分类:中医]]
返回到
征
。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