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腹水草
Fù Shuí Cǎo
腹水草
別名 兩頭爬、兩頭粘、兩頭鎮、仙橋草、釣魚竿、釣竿藤、爬岩紅、兩頭生根、療瘡草、翠梅草、毛葉仙橋、兩頭蛇、三節兩梗、霜里紅、兩頭根、吊線風、梅葉伸筋、金雞尾、倒地龍、吊杆風、葉下紅、雙頭粘、散血丹、兩頭繃、驚天雷、萬里雲、仙人搭橋、二頭馬蘭、蟹珠草、過山龍、湯生草、金桑鳥草、天橋草、過天橋、一條筋、秋草、穿山鞭、疔瘡草、金疊鳥草
功效作用 行水消腫散瘀解毒。主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跌打損傷;瘡腫疔毒;燙傷毒蛇咬傷
英文名 Herb of Villosulous Veronicastrum
始載於 浙江中藥手冊
毒性 小毒
歸經 脾經肝經腎經
藥性
藥味

【別名】兩頭爬、兩頭粘、兩頭鎮、仙橋草、釣魚竿、釣竿藤、爬岩紅、兩頭生根

【來源】玄參科腹水草屬植物腹水草Veronicastrum axillare (Sieb. et Zucc.) Yamazaki.,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晒乾。【性味歸經】苦、辛,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利尿消腫散瘀解毒。用於腹水水腫小便不利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外用治腮腺炎,疔瘡,燒燙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目錄

各家論述

1.《百草鏡》:莖葉:散風火,利濕熱。治白火丹,疥瘡。澀精。

2.《汪連仕採藥書》:莖葉:消疔腫拔根,合蒼耳草酒煎服。

3.《李氏草秘》:治疔瘡,諸毒癰腫,用此草搗汁加酒服。

4.《綱目拾遺》:莖葉:治失力黃。能退諸瘡熱血,風火氣毒。

5.《閩東本草》:全草:通經活血,破瘀生新,舒筋消腫。治月經不調,久年痛風,跌打損傷,水腫臌脹

6.《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全草或根:逐水,消腫,解毒。

腹水草 (《浙江中藥手冊》)  

異名

療瘡草(《汪連仕採藥書》),仙橋草(《李氏草秘》),翠梅草,毛葉仙橋(《綱目拾遺》),兩頭蛇、三節兩梗(《中華醫學雜誌》(6):421,1956),霜里紅、兩頭根(《浙江中藥手冊》),釣魚竿(《中國藥植圖鑑》),吊線風、梅葉伸筋、金雞尾、倒地龍、吊杆風(《湖南藥物志》),葉下紅、雙頭粘、散血丹(《閩東本草》),兩頭繃、驚天雷,萬里雲(《江西民間草藥驗方》),仙人搭橋、二頭馬蘭、蟹珠草過山龍、湯生草、金桑鳥草、天橋草、過天橋、一條筋、秋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穿山鞭(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腋生腹水草或腹水草的莖葉或根。  

考證

出自《浙江中藥手冊》;

1.《百草鏡》:(毛葉仙橋)春月發苗;葉狹尖糙澀,微有毛,三月開花碧色,至五月間,其莖蔓延粘土生根,兩頭如橋,故名。三月采,去根。

2.《李氏草秘》:仙橋草,形似橋,倒地生根,葉似柳,厚背,紫色者多,秋開紫花一條。  

植物形態

①腋生腹水草,又名:腋生多穗草、虎尾懸鈴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為鬚根,根的表面密生淡黃色茸毛。莖匍匐蔓延,長30~200厘米,莖梢著地能生根,從此再生新株。葉互生,長卵圓形,長7~13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廣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葉柄長0.5~2毫米;入秋莖葉皆呈紫紅色。穗狀花序腋生,長1~4厘米,花小,無柄,苞片線狀披針形,較萼長;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長2~4毫米;花冠紫紅色,長約5毫米,下部筒狀,上部4裂;雄蕊2,伸出,花藥2室,花絲下部有毛;雌蕊由2心皮組成,子房上位。蒴果卵圓形,扁平,胞背開裂。種子細小,黑褐色,有光澤。花期6~9月。果期10月。野生於山谷陰濕處。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②腹水草,又名:多穗草、爬崖紅、懸鈴草。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8~2.1米,全株著生細長軟毛。莖半蔓性,瘦細,圓形。葉互生,橢圓形或長卵形,先端長銳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粗鋸齒,莖上部的葉較小,中部的葉最大,稍革質;有短柄。

穗狀花序集成球形,生於葉腋及枝梢,苞片卵形,花小而多;花萼5深裂,裂片披針形,背面有毛;花冠深紫色,圓筒狀,4淺裂;雄蕊2,伸出,花絲下部有毛;雌蕊由2心皮組成,子房上位。蒴果,胞背開裂。花期6~9月。果期10月。野生於山谷陰濕處。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地。

Bkcwd.jpg

【採集】10月採挖,晒乾。

化學成分】含甾醇甘露醇鞣質、樹脂、糖類、無機鹽等。  

藥理作用

①對日本血吸蟲的作用腹水草(品種未鑒定)體外實驗,經40分鐘以上可使蟲體全部死亡。但對實驗性小白鼠、家兔、犬的血吸蟲病,連續治療2個月,未能證明其具有殺滅動物體內血吸蟲的作用。

②對胃腸道及泌尿量的影響正常人口服腹水草5~10克,1~4小時內尿量略增加,4小時後尿量顯著減少,氧化物排泄情況與尿量相似;服藥後即感頭暈,約1小時後噁心嘔吐,4小時後腹部絞痛腹瀉,至8小時後逐漸恢復,犬口服及肌肉注射均出現嘔吐,說明腹水草引起嘔吐是吸收後的中樞作用。因此腹水草消徐腹水的作用,是通過猛烈的吐、瀉來達到排除體內液體,並非利尿作用。

【性味】①《綱目拾遺》:性寒。②《閩東本草》:味辛苦,性微寒。

【歸經】《閩東本草》:入肝、肺、腎三經。  

功用主治

-腹水草的功效 行水,散瘀,消腫,解毒。治水腫,小便不利,肝炎,月經不調,療瘡癰腫,跌打損傷,湯火傷。

①《百草鏡》:莖葉:散風火,利濕熱。治白火丹,疥瘡。澀精。

②《汪連仕採藥書》:莖葉:消療腫撥根,合蒼耳草酒煎服。

③《李氏草秘》:治疔瘡,諸毒癰腫,用此草搗汁加酒服。

④《綱目拾遺》:莖葉:治失力黃。能退諸瘡熱血,風火氣毒。

⑤《閩東本草》:全草:通經活血,破瘀生新,舒筋消腫。

治月經不調,久年痛風,跌打損傷,水腫臌脹。

⑥《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全草或根:逐水,消腫,解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宜忌】孕婦及體虛者忌服。  

選方

①治腹水:腹水草全草一兩。水煎,分二次,食前空腹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臌脹:腹水革鮮根或鮮全草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小便不利:腹水草全草,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④治白濁:毛葉仙橋三錢。酒煎服,(《綱目拾遺》)

⑤治經水不通:腹水草全草,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⑥治子宮脫垂:腹水草八錢,野葡萄根七錢,豬小肚一個。炖老酒服。(《閩東本草》)

⑦治小兒傷食:鮮腹水草全草一至三錢,冰糖少許。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⑧治背疽未漬:鮮腹水草全草五錢。酒水煎服,渣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⑨治跌打損傷:腹水草鮮全草或根二至三錢。洒水煎服;另取鮮葉搗爛酒調加熱擦傷。(《福建中草藥》)

⑩治毒蛇咬傷:腹水草報一兩左右。洗淨,搗糊作餅約一、二寸寬的面積,貼於囟門,過一、二小時,腹鳴便瀉,尿量亦增。過一日後,中毒現象減輕。亦可用腹水草莖葉煎服,每劑五錢,但效力不如根強。(《浙江中醫雜誌)(4):175,1957)

⑾治湯火傷:腹水草全草,搗爛敷傷處;或研末調桐油搽。(《湖南藥物志》)

⑿治楊梅瘡:腹水草全草,不拘量。冰煎,洗患處。(《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⒀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腹水草、烏韭各五錢,白英一兩,石韋並頭草茵陳各三牧,車前草六錢。水煎服。

⒁治急慢性腎炎、水腫:腹水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⒂治便秘:腹水草根一兩,鹿茸草二錢。水煎,蜂蜜調服。

(⒀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⒃治子宮癌:腹水草藤一兩,牛尾菜一兩,七葉一枝花五錢,龍葵一兩,黃藥子一兩。煎水服。(江西《草藥手冊》)

關於「腹水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