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寒痹,病名。一名痛痹骨痹。指寒邪偏重的痹證。《靈樞.賊風》:「嘗有所傷於濕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若有所隨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卒然喜怒不節,飲食不適,寒溫不時,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痹。」《靈樞.壽夭剛柔》:「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證治準繩.雜病》:「寒痹者,四肢攣痛關節浮腫。」《症因脈治》卷三:「寒痹之證,疼痛苦楚,手足拘緊,得熱稍減,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傷太陽,在營分無汗麻黃續命湯;傷衛有汗,桂枝續命湯;寒傷陽明,干葛續命湯;在少陽,柴胡續命湯。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湯通治之。」亦可用定痛丸加羌活、桂枝,或選用五積散、芎附東加減。痛甚者,用五靈散;《內經》並有火藥熨等法。又《張氏醫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中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蟲行狀。」此說易引起概念之混淆,聊備一說。參見痹證、痛痹、皮痹條。寒痹

病名。一名痛痹骨痹。指寒邪偏重的痹證。《靈樞.賊風》:「嘗有所傷於濕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若有所隨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卒然喜怒不節,飲食不適,寒溫不時,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痹。」《靈樞.壽夭剛柔》:「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證治準繩.雜病》:「寒痹者,四肢攣痛關節浮腫。」《症因脈治》卷三:「寒痹之證,疼痛苦楚,手足拘緊,得熱稍減,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傷太陽,在營分無汗麻黃續命湯;傷衛有汗,桂枝續命湯;寒傷陽明,干葛續命湯;在少陽,柴胡續命湯。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湯通治之。」亦可用定痛丸加羌活、桂枝,或選用五積散、芎附東加減。痛甚者,用五靈散;《內經》並有火焠、藥熨等法。又《張氏醫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中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蟲行狀。」此說易引起概念之混淆,聊備一說。

關於「寒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