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氣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七氣湯

【處方】 人蔘甘草(炙)、肉桂(去粗皮),各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切片.焙乾)五兩。

炮製】 上為粗末,入半夏令勻。

【功效與作用】 治虛冷上氣,及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內結積聚,堅牢如杯,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發時止,發即欲死,此藥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生薑三片,煎七分,去滓,稍熱服,食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七氣湯

【處方】 半夏15克 人蔘 生薑 桂心 甘草各3克

【製法】 上五味,咬咀。

【功效與作用】 治七情六氣鬱結,內生積聚,堅牢如杯,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發時止,發即欲死。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一日二次。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全生指迷方》卷二:七氣湯

【別名】 大七氣湯(《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 京三棱 蓬莪術 青橘皮 香附子(去毛)陳桔皮(洗)桔梗 藿香葉 桂心 益智各45克 甘草(炙)9克 (胡氏《經效方》有沉香15克,無陳橘皮)

【製法】 上藥為散。

【功效與作用】 治七情相干,氣道壅滯,致成六聚,狀如症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疼痛,攻刺腰脅,上氣窒塞,喘咳滿悶,小腹膜脹,大小便不利,或復泄瀉淋瀝無度。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薑2片,大棗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溫服

【摘錄】 《全生指迷方》卷二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七氣湯

【處方】 丁夏(湯洗)150克 厚朴(姜制)桂心各90克 茯苓 白芍藥各120克 紫蘇葉 橘皮各60克 人蔘30克

【製法】 上藥銼散

【功效與作用】 治情志不遂,腸胃不和,吐利交作,惡寒發熱頭目眩暈,胸痞滿,咽塞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薑7片,大棗1個,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七氣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