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同濟醫院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武漢同濟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信息概要:

目錄

去武漢同濟醫院的乘車路線

1.乘火車到武漢:

武昌火車站:出站後乘坐609路到航空路或體育館站下車即到

漢口火車站:出站後乘坐512路、79路

2.乘飛機到武漢:

先乘民航大巴到航空路下車,往解放大道方向走即到

3.乘長途汽車到武漢:

漢口新華路長途汽車站:電3路、508路、106路、549路

漢口宗關水廠長途汽車站:1路、106路、2路、208路、46路、5路、505路、508路、512路、523路、546路、548路、549路

武昌傅家坡長途汽車站: 701路

漢陽長途汽車站:208路、5路、716路

武漢港長途汽車站:523路、546路

以上路線車次到航空路或體育館站下車即到

4.市內乘坐以下公交車:

1路、106路、2路、208路、46路、5路、505路、512路、523路、546路、548路、549路、580路、604路、609路、621路、701路、712路、716路、720路、79路

5.乘坐市內輕軌:崇仁路站下輕軌,往解放大道方向直走,過天橋,步行至醫院

武漢同濟醫院地圖

武漢同濟醫院地圖信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由於技術原因,部分醫院位置可能不精確,本地圖僅供參考。 本地圖顯示的位置為湖北省武漢市礄口區解放大道1095號 郵政編碼: 430030。

武漢同濟醫院概況

長江之濱,黃鶴樓下,有一所海內外聞名遐邇的醫院,她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同濟醫院1900年由德國醫師埃里希•寶隆創建於上海。經過110年的建設與發展,如今已成為學科門類齊全、英才名醫薈萃、師資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管理方法科學的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創新型現代化醫院,其綜合實力躍升為國內醫院前列。

百年同濟,名醫薈萃。4500多名職工中,擁有正高職稱111人,副高職稱219人,博士生導師180名,碩士研究生導師28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9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3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名、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9名,特聘9名院士為同濟醫院教授,一大批專家、教授享譽海內外。

醫院現有病床2500張、52個臨床和醫技科室,其中國家重點學科8個,康復科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的研究和培訓中心。診療設備先進,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超導型磁共振裝置、X刀裝置、16排螺旋CT、1250mAx光機等一大批現代化診療設備。同濟醫院的醫療定位是:打造一個中心:國家中部地區醫療保健中心;創建三個基地:急危重症救治基地、手術治療基地、高知高幹醫療保健基地;發揮四個作用:中心作用、示範作用、指導作用和幅射作用。

主要醫療工作量不斷刷新荊楚醫療史,年門、急診量連續10多年保持湖北省第一。2009年門、急診量達到255.6萬人次,出院病人8.1萬人次,住院病人手術量3.93萬人次。

武漢同濟醫院承擔著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學系、兒科系、影像、康復、法醫等10多個專業的教學任務,接受美、德、法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進修生、實習生,並且接受WHO派遣的高級醫學人才的培訓。

春華秋實,桃李芬芳。同濟醫院治學嚴謹在國內獨樹一幟,這裡孕育了9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國衛生部部長和副部長;哺育了無數中國醫學界棟樑之才。當代醫聖裘法祖院士是他們當中的傑出代表,其「裘氏風範」被稱譽為醫學史上不朽的豐碑。

同濟醫院的科研業績是我國醫院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被醫學界譽稱為「同濟現象」。改革開放以來,全院共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718項,201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數突破80項。所承擔的國家級科研課題數名列全國醫院前茅。國內、國際論文發表數連續四年保持全國醫療機構排名第二位。

志存高遠,腳踏實地。2000年,在國內率先提出創建國際一流醫院!以全成本核算和績效管理為主要內容的醫院經濟管理體制創新,受到中央領導和衛生部的讚譽,並在全國醫院推廣;以科主任負責製為核心內容的醫院管理體制創新,《健康報》在顯著版面予以報導;以醫院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醫院文化建設活動,形成了同濟文化獨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蘊。

匯通中外,開放融合是同濟醫院邁向國際化的鮮明特色。先後與德國、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的醫學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特別是與德、美、俄等國6家醫療機構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同濟醫院所取得的成就,始終離不開上級領導的指導和關懷。胡錦濤、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同濟醫院的代表或親赴同濟醫院視察工作,國家衛生部、教育部、湖北省、武漢市和華中科技大學及同濟醫學院的領導多次到同濟醫院考察和指導工作。醫院也先後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連續兩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 「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 同濟醫院由德國醫生寶隆1900年創建於上海,1955年遷至武漢,現附屬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培干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科室設置

醫院現有病床2000張,設19個臨床科室,13個醫技科室和19個級專科。其中內科心血管病、內科呼吸系病、外科學(普外)、婦產科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器官移植研究所、呼吸內科實驗室是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康復醫學科被WHO指定為培訓和研究中心,同時,醫院還是亞洲國際急救

Bkp2y.jpg

心成員單位。

醫療設施

診療設備先進,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超導型磁共振裝置、X刀裝置、16排螺旋CT、1250mAx光機等一大批現代化診療設備。就醫環境優美,住院病房均裝備有中心吸引、中心供氧、中心呼叫、中央空調等系統,新門診大樓頂層設有直升機專用停機坪,空中急救病人可在3分鐘內從停機坪到達急診中心。

技術力量

醫療技術力量雄厚,3000多名職工中,正高職稱111人,副高職稱219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0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89人,以中科院資深院士裘法祖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專家、學者享譽海內外。

業務拓展

同濟醫院地理位置圖

醫療服務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年門診量達160萬人次以上,年住院量5萬人次,在搶救危重病人和診治疑難雜症方面成績卓著。近50年來,一直擔負著來漢中央領導、外國元首以及外賓、華僑的醫療保健任務,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國內外知名人士的高度讚揚。

人才培養

醫院承擔著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學系、兒科系、影像、康復、法醫等10多個專業的教學任務,接受美、德、法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進修生、實習生,並且接受WHO派遣的高級醫學人才的培訓。

科研獲獎

完成和正在進行中的科研課題451項。其中,國家「973」課題3項,「863」計劃6項,國家五年計劃攻關課題16項。已鑒定成果240項,其中,國際領先3項,國際先進59項,國內領先99項。獲各級科研成果獎356項次,其中國家級獎勵4項次,部、委級獎勵53項次,出版

Bkp30.jpg

專著201部。一批久負盛名的專家、教授分別擔任中華醫學會、省、市醫學會的學術職務,使醫院在國際和國內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科學管理

在全國率先實行全成本核算管理,醫院取得顯著效益,得到中央領導和衛生部的充分肯定,並在全國推廣。醫院連續3次榮獲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先後被授予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並被中宣部、衛生部確定為全國十家文明服務示範醫院,2003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醫院業績

2008年同濟醫院門、急診病人數達230多萬人次,再次刷新荊楚醫療史,位居全國醫院第二; 這一年,醫院技術、科研成果豐碩,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位居國內醫院前列,國內、國際論文總數連續四年全國排名第二,綜合實力躋身全國五強。

同濟歷史

埃里希.寶隆(Erich Paulun)同濟醫學院創始人。 1862年3月4日出生於德國布倫瑞克 (Brauschweig) 附近的舍彭施德特 (Schoppenstedt) 。曾在基爾的

埃里希.寶隆

海軍學校學軍醫。畢業後當軍艦艦醫。 1891 年,隨艦來到上海。當時上海流行霍亂傷寒瘧疾等病,且缺醫少藥。他便離開海軍,先回德國進修醫學。2年後他再次來到上海時,已具有較高的外科手術水平,成為當時中國最早施用手術治療癌症的醫生之一。 1909年,因病於3月5日在上海逝世。

1900年,寶隆在上海張家浜新馬路(現上海鳳陽路)創辦的「同濟醫院」正式掛牌成立。但因醫療力量不足,醫院的正常營業受到了很大影響,因此,寶隆決定在院內設立一所德文醫學堂,招收中國學生,以培養施診醫生。該計劃得到了德國駐瀘總領事館及德國高等教育司的贊同。

醫學堂建立時定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成立了董事會。董事會由18人組成。寶隆被推選為董事會總監督(董事長)兼學堂首任總理(校長),全面負責學堂工作。校址設在同濟醫院對面的白克路(今上海鳳陽路)。 1907 年 10 月1日 醫學堂舉行了開學典禮。

1908 年,「 德文醫學堂 」改名為 「同濟德文醫學堂 」( 「 同濟 」 寓意德國人與中國人同舟共濟)。「 同濟 」 二字從德文 「Deutsch」諧音而來。

1909 年,寶隆博士因病於3月5日 在上海逝世。上海德醫公會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濟德文醫學堂總監督兼總理。

1912 年,同濟德文醫學堂增設工科,更名為 「 同濟醫工學堂 」 ,設醫、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會籌措辦學經費,由福沙伯全面領導學堂事務。當年,醫正科三級學生張近樞、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國大學醫科考試規則參加學堂的第一次畢業考試,均順利通過,如期畢業。他們是同濟醫工學堂的第一屆畢業生。

1917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2月國宣布與德國斷交,不久對德宣戰。3月 17 日,上海法租界當局以同濟醫工學堂是德國的產業,為防止德國人利用該校機械製造武器為由,當眾宣布解散學校,並限令師生當日離校。為此,社會各界聯名致電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請設法對同濟學生作善後安排。教育部馬上派人商議,把學校遷到吳淞鎮,繼續開學上課。4月 23 日,教育部下令學堂改屬華人私立學校,由華人董事會辦學,直屬教育部領導。同年 12 月,更名為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 1922 年學校遷往吳淞鎮。

1924 年5月 20 日,經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改名為同濟醫工大學(因此,5月 20 日定為校慶日)。1927 年8月,由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接管,命名為國立同濟大學,原醫、工兩科分別更名為醫學院、工學院。1937 年又先後增設了文、理、法等學院,從而成為了一所學科的綜合大學。

1937 年, 「 七 . 七 」 事變,抗日戰爭爆發。8月份,日本飛機接連轟炸吳淞地區,同濟校舍遭到嚴重破壞。廣大師生團結合作,同舟共濟,由滬西遷,歷經艱辛,輾轉跋涉千里,於 1940 年 10 月到達四川省宜賓縣和南溪縣。師生齊心協力,在危難艱苦之中,克服重重困難,堅持進行教學、醫療和科研工作。當遷校至江西贛州時,醫學院德籍院長柏德辭職,由皮膚科專家寧譽任院長,他是第一位任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的中國人。抗日戰爭勝利後, 1946年7月,同濟大學醫學院遷回上海。 1949 年5月,上海解放。同濟大學校務委員會成立,唐哲任校務委員會常委兼醫學院院長。

1950 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同濟醫院內遷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命名為 「 中南同濟醫學院 」,由中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主管。 1955 年3月,同濟醫院從滬遷漢,完成後期部分的遷院工作。 1955 年6月,漢口協和醫院劃歸中南同濟醫學院作為附屬醫院,標誌同濟遷校建校任務完成。

1955 年8月,中南同濟醫學院更名為武漢醫學院。唐哲任武漢醫學院院長。同年,山東醫學院衛生系學生及部分教師調整來漢與該院公共衛生學館師生合併,建立了衛生系。 1956 年學院開始招收研究生。1962年,經衛生部批准,武漢醫學院在全國醫學院校中第一批改為六年制。同年,在醫學系增設了德語醫學班,並在部分年級開設了德語普通班。

從 1966 年開始,「 文化大革命 」十年動亂,學校連續5年未招收學生。 1971 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2 年增設藥學系。1978 年,學校在衛生系基礎上增設環境醫學專業。從此,全院各學科恢復招收研究生。 1980 年,醫學系恢復德語醫學班,學製為六年。 1981 年 11 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為首批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2 年建立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並開設三年制衛生管理專修課。 1984 年,吳在德任武漢醫學院院長,裘法祖任名譽院長。

1985 年7月,武漢醫學院改名為同濟醫科大學。從 1985 年起,在學生中試行學分制和學年制相結合的新制度。1986年,正式成立法醫系。 1987 年2月,在馬列主義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了社會科學部。同年實行校長負責制。 1988 年創辦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1989年,臨床醫學專業開始招收留學生,同年,恢復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1991年成立婦幼衛生系。批准建立基礎醫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2年10月,「 中國醫學科學院武漢分院 」 掛牌學校。 1993 年 ,「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武漢分院 」 掛牌學校。同年成立預防醫學系、環境醫學系、衛生管理系、教育技術中心。 1994年11月,批准建立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997 年,學校全面實行學分制。 2000年,新增生物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0年5月26日,同濟醫科大學與華中理工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共同組建華中科技大學,直屬教育部。實行 4 部一省共建的辦學體制

2000 年6月15日中共華中科技大學委員會決定,成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建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委員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實行黨委領導下院長負責制。

8月,院機關進行機構調整和人員競爭上崗。處級機構從21個精簡到14 個,機關幹部實行教育職員制,人員從 260人精簡到128人。 2001 年,院系機構進行調整,全院設立10個院系級單位。

武漢同濟醫院的先進設備

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超導型磁共振裝置

X刀裝置

16排螺旋CT

1250mAx光機等一大批現代化診療設備

武漢同濟醫院所獲榮譽

同濟醫院的科研業績是我國醫院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被醫學界譽稱為「同濟現象」

改革開放以來,全院共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718項

201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數突破80項

所承擔的國家級科研課題數名列全國醫院前茅

國內、國際論文發表數連續四年保持全國醫療機構排名第二位

醫院連續3次榮獲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先後被授予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2003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2005年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2006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

2009年,同濟醫院再次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的殊榮

武漢同濟醫院附近的醫院

參看

關於「武漢同濟醫院」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