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診斷/CT機的發展和類型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放射診斷學》 >> 計算斷層攝影 >> CT機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 CT機的發展和類型
放射診斷學

放射診斷學目錄

CT機按其適用範圍分為頭顱CT機和全身CT機。CT機的發展常用代(g eneration)來表示。

第一代CT機採取旋轉/平移方式(rotate/translate mode)進行掃描和收集信息。首先X線管和相對應的探測器作第一次同步平行移動。然後,環繞患者旋轉1度並準備第二次掃描。周而復始,直到在180度範圍內完成全部數據採集。由於採用筆形X線束和只有1-2個探測器,所采數據少,因而每掃一層所需時間長,圖像質量差。

第二代CT機是在第一代CT的基礎上發展而來。X線束改為扇形,探測器增多至30個,擴大了掃描範圍,增多了採集的數據。因此,旋轉角度由1o增至23o,縮短了掃描時間,圖像質量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患者生理運動所引起的偽影(Artifact)

第三代CT機的主要特點是控測器激增至300-800個,並與相對的X線管只作旋轉運動(rotate/rotate mode)。因此,能收集較多的數據,掃描時間在5s以內,使偽影大為減少,圖像質量明顯提高。

第四代CT機的特點是控測器進一步增加,高達1000-2400個並環狀排列而固定不動,只有X線管圍繞患者旋轉,即旋轉/固定式(rotate/stationary mode)。它和第三代機的掃描切層都薄,掃描速度都快,圖像質量都高。

第五代CT特點是掃描時間縮短到50ms,因而解決了心臟掃描。其中主要結構是一個電子槍,所產生的電子束(Electronbeam)射向一個環形鎢靶,環形排列的探測器收集信息。

第1-5代(CT)掃描方式


圖7-3 第1-5代(CT)掃描方式

32 CT 機的工作原理 | CT圖像 32
關於「放射診斷/CT機的發展和類型」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