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信息概要:

目錄

去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乘車路線

1.乘坐公共汽車在市一醫院(人民北路站)、市一醫院(北靈路站)、廣醫站或盤福路站下車。
2.乘坐地鐵在西門口站下車。
廣州市內乘2、4、12、31、38、42、56、58、62、133、2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地圖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地圖信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由於技術原因,部分醫院位置可能不精確,本地圖僅供參考。 本地圖顯示的位置為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盤福路1號 郵政編碼: 510180。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概況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是廣州市衛生局下屬大型綜合性醫院,是廣州地區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的重要基地。始建於1899年(光緒25年),至今已有111年歷史。1993年被衛生部評定為廣東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1995年通過國家級愛嬰醫院評估,取得「愛嬰醫院」稱號; 1996年被市編辦定為市副局級單位;1997年通過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教學醫院的評估,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廣州醫學院附屬市一人民醫院;2001年底被定為廣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第一批定點醫療機構;2003年批准掛牌為廣州市臨床重症救治中心。現為廣州鐵路集團和海南省、深圳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佛山順德區、佛山南海區、從化市、花都區、南沙區等地的醫保定點醫院。

醫院由院本部、鶴洞分院兩個院區組成,並經營管理廣州市南沙中心醫院。醫院佔地面積約6.2萬m2,醫療業務建築面積16萬m2,擁有固定資產約8.08億元。

學科:全院設臨床科室37個、醫技科室11個,其中脾胃病專科為廣東省「十一五」首批中醫重點專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為廣東省特色專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普通外科為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專科;骨科檢驗科、呼吸科為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專項;中醫消化科和中醫腦血管科為廣州市中醫重點專科。廣州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廣州市臨床重症救治中心、廣東省醫院消毒供應質量控中心、廣州市臨床檢驗質量控制中心均設在本院。

人員:現有衛生技術人員1856人,其中高級職稱389人,中級職稱563人;研究生學歷320人(其中博士58人,碩士26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

醫療:醫院目前開放病床1407張,日均門診量7500餘人次,年住院人次超過3.8萬。醫院秉承「仁心仁術,方便為懷」的百年傳統,不斷引進新技術,成功診斷、治療、搶救了許多急危重症患者和疑難病例患者。例如近年來在國內率先開展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治療冠心病;成功開展首例非清除性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和首例臍血移植治療成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首先建立急性疼痛服務模式;成功開展了廣東省首例心臟移植手術和不停跳狀態下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成功開展首例廣州市屬醫院依靠自身技術力量進行的肝移植手術。居國內領先水平的技術還有:電子人工喉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病學調查及根治的研究、尿控技術、活骨移植血供監測技術等。

科研:近三年共獲得國家級、省級、廳局級科研課題35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獲省、市科技獎勵17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三等獎6項、市一等獎1項、市二等獎2項、市三等獎4項)。擁有設備先進的中心實驗室,消化病、血液病實驗室為廣州市重點實驗室,胃腸病實驗室為與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共建廣州市重點實驗室。

教學:醫院承擔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大專5個層次、9個專業近1600餘名學生的教學任務。一直是廣州地區高等醫學院的重要教學基地,承擔了廣州醫學院、暨南大學、廣東藥學院、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中南大學等院校的醫療、檢驗、影像、口腔、管理、營養、護理、衛生事業管理、信息管理等專業的臨床理論教學、見習及實習帶教任務。獨立承擔了廣州醫學院醫學專業臨床教學,2009年共承擔本科教學23門理論大課教學任務,總理論課時1049學時,見習教學2684學時,接收各大醫學院校實習237人次。現有博士導師7人、碩士導師76人,在院研究生124人,其中先後有17 人獲「南粵優秀研究生」稱號。承擔來自全國各地的衛生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任務,每年接受進修生200—250人,承辦國家級和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0-15項。

設備:醫院診療設備總價值3.4億元,擁有:全身320排螺旋CTMRIDSA彩色都卜勒超聲儀、腦幹誘發電位儀、電視纖維腸鏡、1250毫安電視胃腸X線機、體外超聲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儀、流式細胞儀、熒光定量PCR儀、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尿液系統分析儀等。建立了全院級信息管理平台,支持全院HIS(醫院信息系統)、CIS(臨床信息系統)、PACS(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LIS(檢驗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的一體化;支持全院OA(辦公自動化系統)、經濟核算、後勤物資管理;支持網上挂號、預約、查詢結果、網上結算等業務。

醫院簡介

Bkod6.jpg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是一家有105年歷史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該院1993年被衛生部評定為三級甲等醫院,是廣州市首批三級甲等醫院。1995年通過「愛嬰醫院」評審,1997年通過省高等醫學院教學醫院的審核評估,同年被市政府確定為廣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目前,該院在職職工有196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519人(高級職稱198人),法定床位1047張。設臨床科室34個,醫技科室8個。其中,心血管內科為省「五個科教興醫工程」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麻醉科消化內科血液實驗室為市衛生系統科教興醫規劃第一批重點專科(實驗室)。另設有廣州電子喉研究中心,市白內障復明指導中心,市弱智兒童諮詢服務中心,市檢驗中心、市整形中心、市泌尿繫結石診療中心,市臨床醫學研究所等。另外,醫院屬下有7個醫療點。2001年年門(急)診人數達154萬多人次,年住院人數15463人次。

醫療設備精良

醫院先後引進大批先進醫療設備,主要有:全身螺旋CT、MRI、DSA、彩色都卜勒、腦幹誘發電位儀、電視纖維胃腸鏡、1250毫安電視胃腸X線機、體外超聲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儀、流式細胞儀,在2001年又率先在華南地區安裝超聲聚能刀、「鷹眼顯像系統」(HAWKEYE)ECT.該院醫療業務水平不斷發展提高,一些項目處於省市領先水平。1954年姚碧澄院長在內科首創經皮肝穿刺肝內膽道造影獲得成功,隨後又在腦系科開展經皮穿刺頸總動脈腦血管造影獲得成功。心胸外科自1954年開展肺葉切除術,1956年開展了心臟大血管手術,1959年在廣州地區率先開展低溫下心內直視手術獲成功,1962年在省內首次開展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獲成功。1955年5月眼科完成華南地區首例角膜移植術。1956年心內科開展右心導管的研究並取得右心導管術的成功,1957年開展的選擇性心導管術,為國內首創。1963年內科心血管研究小組成立,開展冠狀血管循環血量臨床診斷價值的研究及動脈硬化治療的研究獲衛生部科學大會獎。1962年使用ALWCC座式人工腎,成功搶救一例急性砷化氫中毒尿閉16天的垂危病人,獲得全國科學技術研究成 果獎。1964年官科梁賜芳發明的「氣管異物鉗」是建國以後第一例由醫生完成的醫療器械的發明創造。他所研製的「人工電子喉」至今處於國際領先地位。1980年1月心胸外科開展首例「二尖瓣置換手術」獲得成功。1987年心外科又進行多例高難度心臟手術並成功,均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同年4月腦系科開展「經皮穿刺射頻熱儀治療三叉精神痛」成功,為國內領先項目。1984年泌尿外科開展經皮穿刺腎石取出術和超聲碎石術成功,為國內領先項目。1987年5月心內科經皮穿刺冠狀動脈造影術成功,為省內領先項目。填補了省內空白。1996年至1998年間成功施行了我國首例「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中南地區首例「經皮外周動脈腔內旋切吸出術」、廣東省首例「異體心臟移植術」等。2001年

Bkod7.jpg

月30日,該院還成功實施一例異體肝移植手術,患者至今情況良好。

技術力量雄厚

該院一直是廣州地區高等醫學院和中等衛生學校的重要教學基地,承擔了廣州醫學院、暨南大學醫學院、廣東藥學院、中山醫科大學、第一軍醫大學、湖南醫科大學、廣州市護士學校、廣州市衛生學校等院校的醫療、檢驗、影像、口腔、管理、營養、護理、衛生管理、信息等多專業的臨床見習及實習帶教任務,並承擔多間院校的理論大課的授課任務。1997年以來有20位專家被聘為廣州醫學院碩士生導師,1人被聘為中山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培養了多批碩士研究生。

1989—1998年,該院承擔了上級下達的研究項目共89項,自選項目246項。其中: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項,中華醫學會科研基金項目1項,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9項,省衛生廳「九五」期間「五個科技興醫工程」重點研究項目1項,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29項,省呼吸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2項,廣州市重點科技項目22項,廣州市醫學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24項。該院取得科技成果102項,其中,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國家教委二等獎1項,衛生部科技成果獎1項,省科學大會獎6項,省科技進步一至四等獎14項。在2001年,全院共申報科研課題120項,目前已經中標的46項,其中包括衛生部2項、省科技廳3項。今年有7個項目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5個項目獲科技成果獎,其中,獲市(廳)級4個,省級3個。

面對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市一人明確認識到,既要經得起這種嚴峻考驗,又要抓住難得機遇,從而拓展新思路、建立新觀念,邁出新的步伐,開展新的工作,創出新的輝煌。

該院還實行科學化、信息化的管理,有力促進了醫院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兩個效益,加強了醫院的競爭能力,使醫院面臨醫保制度的改革;面臨新一輪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早在1984年該院就建立了電腦室,率先開發了一批衛生系統使用的應用軟體,成為廣州市計算機應用先進單位。1988年8月中華醫學會信息學協會在該院召開了「第四屆全國醫學信息交流會」。1994年開始建設全院計算機管理網路。現在已經建成了包括臨床(門診、住院、醫囑、藥劑、檢驗)、行政、後勤(物資管理、就餐)、科教(科研、圖書館)、財務、查詢等系統的,共有250個工作站的大型醫院信息系統。

歷史沿革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前身是廣州市方便醫院,始建於1899年夏季,幾經更名,1954年正式命名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毗鄰流花湖畔,越秀山下,佔地面積62107平方米,業務用房建築面積達10 萬平方米,其中英東門診大樓面積有32000平方米,新建外科大樓30900平方米,是廣州地區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的重要基地。1993年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1995年通過國家愛嬰醫院評審,2001年底被定為廣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第一批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現有在職職工187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424人,正高職稱43人,副高職稱162人,中級職稱336人,編製床位1047張,實際開放為1007張。年門、急診171萬人次,年手術總例數2.6萬人次,年出院人數1.7萬人次,病床使用率89.8%。位於芳村區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鶴洞分院於2002年初開業,分院用房面積為6600平方米(分層樓),初設床位60張,配置中央空調,實行全面的電腦化管理。該院秉承「仁心仁術,方便為懷」的百年傳統,不斷引進、創新新技術,成功診斷、治療、搶救了許多急危重症患者和疑難病例,例如在國內率先開展的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治療冠心病,首例非清除性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和首例臍血移植治療成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成功,首先建立的急性疼痛服務模式,介入治療在婦產醫學的應用走在全國前列,成功開展了廣東省首例心臟移植手術和不停跳狀態下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首例廣州市屬醫院依靠自身技術力量進行的肝移植手術,居國內領先水平的技術有電子人工喉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病學調查及根治的研究、活骨移植血供監測的新方法等等。

專業特色鮮明


該院醫務人員在「科技興院,便民為本」的方針指導下,刻苦鑽研醫療技術之風長盛不衰。近10年來,該院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33項,有64項共獲得國家教委、省、市等各級科技進步獎成果獎120個,出版專著5部。承擔了廣州醫學院、廣州衛生學校的大量臨床教學任務,作為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廣州地區多家醫學院校的教學基地,擁有博士生、碩士生導師20餘人。承擔來自全國各地的衛生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任務,每年接受進修生200—250人,承辦國家級和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0-15項。


醫院內部信息逐步實現網路化的計算機管理,已建成住院病床、醫囑、收費管理系統,門診定價收費管理系統,藥劑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

科室設置和特長(色)專科


臨床科室設有門診部、急診科、內科、外科、麻醉科、婦產科、腦系科、老年病科、小兒科、中醫科傳染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理療科、社會醫療服務部等17個級學科和32個級專科;醫技科室包括檢驗科輸血科、病理科放射科核醫學科藥劑科、功能檢查科、營養科手術室消毒供應室等10個科室。同時還設有廣州市電子喉研究中心、廣州市白內障復明指導中心、穗港光明眼庫、廣州市弱智兒童保健諮詢服務中心、廣州市重症救治中心、廣州市中毒急救中心、廣州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婦產醫學介入治療中心、HIFU超聲聚焦腫瘤治療中心、體檢中心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是廣東省「五個科教興醫工程」重點專科,現設病床44張(包括CCU病床7張),有教授和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3人,講師和主治醫師3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心血管介入技術尤其冠心病介入技術(冠脈造影、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冠脈支架術、旋磨術、血栓抽吸術等)是該專科的特長,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在國內開展了首例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獲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頒發「中華之最」獎牌。頸動脈、腎動脈下肢動脈等周圍動脈擴張和支架術是該科的常規診療技術手段,在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診治具有省內先進水平。

心血管外科


廣州市「科教興醫」重點專科,設有病床30張,CCU病床4張,有教授和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1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4人,其中博士、碩士學位4人。擅長於低體重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及冠心病的治療,如完全性大動脈錯位矯治,同種異體主動脈帶瓣血管移植重建右室流出道等均獲滿意效果,成功實施省內首例二尖瓣置換同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1998年成功進行了省內首例原位心臟移植手術和不停跳狀態下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消化內科


廣州市「科技興醫」重點專科,附設胃鏡室、消化實驗室、超聲聚焦刀腫瘤治療中心。現有床位40張,有教授和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4人,講師和主治醫師5人,其中博士、碩士生導師2人,博士、碩士學位6人。擅長於幽門螺桿菌及其相關的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胃腸病肝硬化及其併發症肝癌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對胃腸道息肉、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膽總管結石賁門失弛緩症幽門梗阻晚期食道癌、胃造瘺等可運用先進的儀器進行內鏡下治療。在中南地區率先引進HIFU超聲聚焦刀,開展多種腫瘤的無創性治療。胃幽門螺桿菌感染系列研究和最佳根除方案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成為2000年衛生部十大重點推廣項目之一。

血液內科


現有病床38張,附設血液病學實驗室,屬廣州市「科技興醫」重點實驗室;有教授和正、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6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人,博士、碩士學位9人。。近年來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非清除性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NST)和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UCBT),成功治療了多例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頑症,療效處於國內先進水平。開展了臍血造血細胞體外培養定向擴增、PCR-SSP法進行供受體HLA配型、微衛星法DNA指紋圖檢測、CD34+細胞的分選等研究工作,促進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的開展,並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麻醉科


廣州市「科技興醫」重點專科,有教授和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9人,其中碩士導師1人、博士、碩士(含研究生)8人。承擔廣東省「五個工程」等重點科研項目9項,獲各級科技成果進步獎11獎;主編《臨床監測學》專著一部,「圍術期呼吸力學連續氣道的監測」、「急性疼痛治療PCA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的研究」、「全麻深度監測和調控、聽覺誘發電位指數的臨床應用研究」三項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臨床麻醉、疼痛治療(含疼痛專科)和重症監測的整體水平在省內名列前茅,擅長各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心血管手術和器官移植(心、肝、腎)等病人的麻醉處理。

矯形外科


現有病床45張;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3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人,博士、碩士3人。專業項目包括創傷脊柱外科關節外科、顯微修復重建等。其強項為創傷骨科頸椎病、關節置換、肢體修復與功能重建,在省內率先開展對重症高危頸椎病人的頸椎前、後路聯合手術取得滿意療效,省內首例半骨盆置換治療骨盆腫瘤獲得成功,首例以踝代膝下肢功能重建術和足死移植再造多指術,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四肢逆行島狀皮瓣和複合組織瓣移植獲省、市科技進步獎,活骨移植血供監測新方法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先進設備


醫院擁有一大批先進的醫療設備,如磁共振成像系統、螺旋CT、ECT、數學減影血管造影裝置、彩色都卜勒診斷議、電子內鏡、超聲內鏡、全能麻醉機、體外循環機、雷射治療系統、流式細胞儀、血細胞分離機、全自動血球儀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骨密度測定儀、 HIFU超聲聚焦刀等。

周邊公交

(市一醫院站)12 215 253 29 56 58 高峰快線9 夜21廣州市內乘2、4、12、31、38、42、56、58、62、133、2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先進設備

醫院診療設備總價值3.4億元,擁有:全身320排螺旋CTMRIDSA彩色都卜勒超聲儀、腦幹誘發電位儀、電視纖維腸鏡、1250毫安電視胃腸X線機、體外超聲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儀、流式細胞儀、熒光定量PCR儀、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尿液系統分析儀等。建立了全院級信息管理平台,支持全院HIS(醫院信息系統)、CIS(臨床信息系統)、PACS(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LIS(檢驗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的一體化;支持全院OA(辦公自動化系統)、經濟核算、後勤物資管理;支持網上挂號、預約、查詢結果、網上結算等業務。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所獲榮譽

近三年共獲得國家級、省級、廳局級科研課題35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獲省、市科技獎勵17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三等獎6項、市一等獎1項、市二等獎2項、市三等獎4項)。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附近的醫院

參看

關於「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