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葡萄

(重定向自Vitis amurensi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山葡萄
Shān Pú Tɑo
山葡萄
別名  
功效作用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濕熱黃疸腸炎痢疾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山葡萄[Ampelopsis breipedunculata (Maxim.) Trautr] 潮汕地區別名稱為山浮桃、野葡萄、鳥嘴萄、鳥葡萄、破布藤。外地區別名稱為山菩提、蛇白蘞、見毒消、山葡萄、接骨藤、見消腫、外紅消、夢中消、禾花子藤、過山龍蛇葡萄。  

目錄

形態特徵

Bkeu7.jpg

山葡萄又名野葡萄,是葡萄科落葉藤本。藤可長達15米以上,樹皮暗褐色或紅褐色,藤匍匐或援於其它樹木上。卷鬚頂端與葉對生。單葉互生、深綠色、寬卵形,秋季葉常變紅。圓錐花序與對生,花小而多、黃綠色。雌雄異株。果為圓球形漿果,黑紫色帶蘭白色果霜。花期5-6月,果期8-9月。山葡萄喜生於針闊混交林緣及雜木林緣,在長白山海拔200-1300米間經常可見,主要分布於安圖、撫松、長白等長白山區各縣。果熟季節,串串圓圓晶瑩的紫葡萄掩映在紅艷可愛的秋葉之中,甚為迷人。山葡萄含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生食味酸甜可口,富含漿汁,是美味的山間野果。山葡萄是釀造葡萄酒的原料,所釀的葡萄酒酒色深紅艷麗,風味品質甚佳,是一種良好的飲料。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黑龍江、安徽、遼寧、浙江、吉林、山西、山東、河北、湖北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1,2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溝谷林中及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藥用價值

山葡萄味甘酸、微澀,性平,無毒。內服祛風除濕、解毒消腫、清熱利尿、涼血止血舒筋活、散瘀、通絡。入肺腎經。主治腹瀉傷暑身酸、小兒水腫風濕腰痛中耳炎、濕痰流注、皮膚瘋疹、風血濕酸痛、無名腫毒、瘡瘍腫毒、跌打腫毒、外傷瘀血、風濕水腫。  

栽培管理

Bkeu8.jpg

植株生長勢強。結果枝占芽眼總數的60.9%,每一結果枝上的平均果穗數為1.8個,但因穗粒均小,產量低。從萌芽到果實充分成熟的生長日數為137天,活動積溫為2985℃,在北京8月中旬、吉林9月中旬成熟,屬中熟種。抗病、抗濕力強,嫁接親和力亦強,是優良的抗寒砧木,但枝條的髮根力極差,嫁接成活後易出現小腳現象,是其缺點。為了克服髮根力差的缺點,一般採用種子播種,先培育好砧木苗,再行嫁接。也可用歐山雜種1代(F1)的黑山(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育成)、公釀1號、北醇等為砧木嫁接,它們根系的抗寒力雖比山葡萄稍差,但扦插髮根力均強,嫁接後的小腳現象都輕。適於黑龍江、吉林一帶應用。

關於「山葡萄」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